前天晚上,和一个家长聊天,她说到孩子就要去参加数学冬令营了,有几份模拟试卷想让我帮忙看看,孩子又些题目不会做,我说那你发过来吧,她拍照发过来给我,我看到一道题就是过去一次测试中讲过的题目,但孩子没有做上,这个中间间隔的时间还很不是很长。于是,我就告诉这个家长,说明了这一道题是做过的,因为我知道她一定有印象。
看完后,她给我发了一句“唉!就是天天想着玩,不想着学习”
然后我回复到“正常,要不是有工作和家庭,我也喜欢玩,孩子还没有那个意识和压力”
然后,天就这么被我聊死了。
过后,我会想到,有多少家长会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学习只想着玩?过去,我们要玩个什么一定要到一个特定的场所,比如去游戏厅,去台球室,但现在,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很快帮孩子建立一个他和世界的链接,上面有任何他们喜欢及不喜欢的人和事,这么便利的环境,没有经过刻意训练,就想让一个低年级的孩子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这是不是一种妄念呢?
思考到此,我突然想到,有没有一个方法可以让孩子不被外界迷惑,去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呢?办法应该是有的,能不能实施就需要动一番脑筋了:
1、构建意识。这个方面就需要家长不断努力,去开拓孩子的眼界,让他们可以进行不断的尝试,随着眼界不断开阔和不断的尝试,孩子会很快生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出现一个对标人物,有了目标的人生,就有了方向,他们就会把时间和精力去投入到自己所喜欢的领域去。
2、尝试压力。记得前一阵看过一些活动,让孩子来做一周的家长,决定家里的钱的分配,这个活动在后期没钱的时候会带给孩子压力感,让他们意识到要去支撑一个家庭有着太多的不容易。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应该就是他们过早的就承受起了生活的压力,懂得生活中一起都是来之不易的。
写着写着,我就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其实,自己做的也不是很够,无论从开拓眼界来构建意识还是尝试压力。这一刻我打算先做好自己,给孩子一个正面的榜样,具体做法就是在家里,多花时间来陪他,而不是让他去自己玩,我在 一边看手机,通过时间管理,利用好自己的黑洞时间,应该可以解决。然后多带他参加一些活动,开拓眼界,接触一些优秀的人,尽早帮他建立一个对标人物,有人生的奋斗方向。最后,对接一些和生活相关的活动,来让他感受压力。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