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读偶记》原来是黄百竹先生的读书心得集,买书时并未仔细看,只是偶然翻读几篇,符合口味,所以收了。一口气读完2009年篇的(文章是按年份倒排的,2009年排到2005年,挺有意思的排列),简直得了宝,其他不说,光荐的书就够份量了,经过这等文人的把关,质量已经很高了,有机会应该都买来拜读一下。
2009年篇多对一些文学大咖或砖家提出的振兴国学,倡学写文言文,简体回归繁体等意见作了见解,比较理性也比较实在,大体意见归类为:1、振兴国学,不是把小孩当玩偶,让小孩子诵诵经即可。2、学写文言文大可不必,读识文言文才是重点。3、用惯了几十年的简体,推翻改写繁体也是大可不必,只需识繁写简即可。
我比较认可这几点,对学国学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国学从娃娃抓起,其实应该首先定位在传统礼仪规矩上,强调礼、尊、卑和敬畏感,而不是现在国学热中,那种理念混乱,目标不明,以读几本国学书或背几个诗或辞为目的的学习。
之所以我们经常挂嘴边的说国人没有信仰,其实说到底就是现代的人对很多事物没有了敬畏感,做事没有束缚,不懂礼仪和规矩,所以做出的任何行为都是不奇怪的。大多数人互相之间都没有批评的资格,因为我们都是一个教育体系教育出来的。
中国的传统博大精深,从小教育非常重要。成龙在自传《还没长大就老了》中提到,现在的年青人真的是没有规矩,很可悲的,单就吃饭,要在以前,你脚翘一个试试?早一个棒子或耳光过来了。以至于他们师兄弟从小脱了鞋都码得整整齐齐的。也提到他儿子早些年吸毒出事,也是从小缺失应有的教育,在美国自由社会长大,理念不一样,出事也是必然的。记得以前成龙提出的一个话题,说中国人其实是需要管的,被媒体断章取义,招不明羞辱。真正说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指出了中国人缺失了传统教育后的现状。
很多外国人为什么比较自觉,看起来素质比较高。从一小事也可窥一二。早些年,我一堂妹移民美国,小孩在美国读幼儿园,幼儿园从小就宣贯教会思想,吃饭前必做感恩仪式。把这种教会理念比作中国传统文化,从小深入心灵的教育,长大后自然对一些事物充满敬畏和感恩,自然做事有分寸。我是比较认可这种教育方式的。
很多家庭的小孩,就如我自己的孩子,从小吃没吃相,立没立相,说一些怪话,有时还被当成笑话一笑了之。谁越宠他,越欺负谁。虽也极力想用规矩教育约束他,但终究心有余力不足,常感叹教育失败,其实又如何能怪他们呢?我们自己都不严谨,没有接受系统的传统教育,早已经潜移默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听到国学概念,教材内容也在添加国学内容,说明国家已经越来越意识到教育体系改革的迫切性。但如何从礼仪规矩上入手,实际上还是个巨大难题,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吧。
仅此愚见!反正“人归人,文归文”吧,有时我自己也跟不上我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