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网上一个段子很好玩,说最近因为疫情只能待在家里的孩子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因为你吵翻了也不能离家出走。
不止小孩子,成年人其实也有这烦恼。很多人都说回家呆2-3天还好,如果在家和爸妈相处超过一周时间,一定吵架。
有一个女生朋友说她的妈妈脾气特别暴躁,最近口头禅从“明天就给我滚出去!”变成了“疫情结束就给我滚出去!”
这次我们身处疫情之中,大部分人不能出门,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被延长和被填满了。为什么我们一开始和家人相见恨晚,慢慢变成了彼此“嫌弃”呢?其实正是因为是亲密的家人,所以才会多了很多跟外人之间不存在的情感问题。
那如何和家人相处呢?
一、矛盾产生主要原因:权力斗争
都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怎么有权力斗争呢?其实是存在的,如果我们的家人和一个外人分别给我们提建议,是不是往往外人的建议我们更容易接受?
举个例子:我们本来想做某件事的,但如果家人突然对我们说不要做这件事,我们会产生很强烈的抵触感,反而让我们更强的欲望去做。;如果一个朋友给我们建议,反而会客气の考虑。
所以如果我们想改变,需要从我们自己做起。有一句话说:我们想要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得是什么样的人。在家庭关系的相处中,如果我们想要拥有更多选择权,那就给对方先选择。
举个例子,如果老公看中了一台新电视机,你说:太贵了,不要买,家里还有那么多开支。换种说法:我觉得这个电视有点贵(表达出你对于价格的看法),不过你喜欢的话就买吧。把选择权给到对方,他反而自己会考虑起来方方面面的成本。
二、多用一个词:你说得对。
我们和家人说话往往很直接。不管对方说什么,我们总是不自觉反驳:我知道、你懂啥?事后回过神来呢,也知道说得很对,为什么就不想听呢?
当这种时候,可以给自己心理暗示,每次当你强烈地想要回嘴的时候,停3秒,说一句:你说得对。
不管亲密关系还是婆媳关系,会发现你们之间关系的变化了。
三、不要失控。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自己的敏感点、痛,而最容易让我们失控的就是我们内心最深的痛。而知道我们痛处,和戳到我们痛处的,只有我们最亲密的人。
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在亲密关系的相处中,我们越爆发,越会因为痛处而情绪失控,对方会再次戳到我们痛处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所以面对家人,应该选择把情绪控制住,可以告诉对方说:你这样讲我不开心。但绝对不把我们的情绪主动权交给对方,任由自己情绪爆发。
今天是情人节,我们大部分和家人在一起,愿今天的分享可以让你和家人相处更和睦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