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诗歌更难懂的,是诗歌批评
有些人,他不以作诗为主业,而以文学评论为事业发展重点。从刘勰的《文心雕龙》到钟嵘的《诗品》,从严羽的《沧浪诗话》再到胡应麟的《诗薮》,我们从这些文学批评著作中,能够学到很多精微的学问。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曾经,学习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在学习的早期,因为个人阅读储备的不足,老师上课所提到的各种文学批评用语,我只能选择死记硬背。直到毕业十年,我断断续续地读了些书,才逐渐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著作的语言精炼之美。
不同的阶段,总会有人做这样的总结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好的,其作品也就跟着流传开来。就拿最晚近的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来说,它也是一部典型的文学批评著作。没有熟读中国古诗词,又怎么能理解王国维在书中所提到的“人生三境界”呢?
可是,要做到大量阅读古代诗文,着实是有点难的。相比较而言,从一部感兴趣的作品入手,跟着作者的评论去读自己感兴趣作者的诗歌,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式。
我正是如此。因为喜欢上了胡应麟的《诗薮》,进而读了很多的诗。
2.胡应麟《诗薮》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着实被这本书精美的装帧所震撼了!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福利,相比于古人,我们现代人读书,从资源上相比,我们真的好太多了。
可是,翻开书,我就觉得自己没有文化了。当年在读本科的时候,我就很害怕读繁体字的书籍,这本胡应麟的《诗薮》也同样如此。之所以用繁体字,不仅仅是遵循文本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中国古籍中的有些内容,用简体字来呈现的时候,会有很多的疏漏。好在,借助古汉语字典的帮忙,以及词典笔的扫描,阅读这本书的文字困难,还是能够克服的。
通览《诗薮》整本书的体例,我们会发现,生于明代中期的胡应麟,他的文学批评更具系统性。这种系统性是相对的,也是难得的。
和西方的文学批评相比,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常常选择直接抒发结论,而略去中间论证过程的这样一种表达方式。几乎所有的中国古典文学批评方法,都受到这种思维模式的制约。当然,这种文学批评形式,对我们中国古代诗文来说,也是很适宜的。所以,顺着我们的发展模式,到了明代中叶,胡应麟的这本《诗薮》,它的思想性是更具有概括意义的。
3.对意象分析的开创
《诗薮》的开端,是胡应麟的自传,胡应麟号石羊生,所以,它的传写的是《石羊生传》。内卷主要介绍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分为杂言,五言和七言。近体诗分为五言、七言和绝句。外编卷一共有六卷,详细地介绍了周汉、六朝、唐上、唐下、宋以及元朝的诗论。在“杂编”中,还有6卷,续编还有2卷。
这就是《诗薮》的整体框架。所谓“薮”,有一个意思解释为:人或物聚集的地方。在这里,讲的是诗歌的渊源,有“渊薮”之意。
读这本书,真的是涨知识。同时,如果你不配着其他的文本阅读,可能也理解不清楚。《诗薮》
完整地表达了作者的诗学思想,相比于严羽,他的诗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兴象风神”这几个字上。他在《诗薮·内编》第五卷中所说, “作诗大要不过二端,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而已。”不仅如此,《诗薮》中还汇集了他对于历朝历代诗歌作品的评价,也正是胡应麟,首次提出了将“意象”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中国古代诗歌的巨大成就。就在现在,人们的意象分析法,也有了深刻的胡应麟的痕迹。
所以,你说他对我们中国古代诗文的评论,是不是非常地重要呢?
初读一遍,也就知道个大概。像《诗薮》这样的书,想要完全读懂,大概可能需要一辈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