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在幼儿园,最晚也是在小学一年级就会背这首诗。但要问到这首诗的好处,能说出来的恐怕寥寥无几。就像人人都知道荷花好看,但要真问到好看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好看,却不容易回答。
人世间一流的作品就像那天然的花朵,有一种天衣无缝,难以言传的美。如果没有人问我们这首诗美在什么地方,我们大概还能模模糊糊地知道这首诗美在哪里,一旦有人追问起来,我们便茫然起来,而且是越追问越茫然,就像那水月,镜中花,不去捉它,还知道它在哪儿,越试图去捉它,越捉不住。
我怀揣固陋,来猴子捞月一下吧。
给一些唐诗加标点是一种危险的方法,因为这往往限制诗歌意蕴的丰富性。比如这首诗的前三个字,常见的是每个字后加逗号,但也可加拖音符号,这能突出鹅叫的声音;也可加感叹号,突出鹅数量的多或见到鹅的惊喜。加上逗号,它的情感力度或感官冲击力度有点降低,太平铺直叙。
汉字中动物名称的发音大多是依其鸣叫声,比如虎狼牛羊马鸭,当然还有这鹅。诗中的前三个字既指称写作对象,又是对鹅鸣叫声的描摹,突出鹅的多或见到鹅的惊喜。诗中后面的句子形客词用得特别好:简单,准确。
写文章有一个现象,越是不会写的人,形容词用得越多越复杂,结果这些形容词把写作对象要么淹死了,要么压死了。大家的文章往往把形容词用到最低限度:多一个显累赘,少一个不达意。像这首诗中的'曲''白''绿''红''清'都是再平常不过的字眼,但你把这几个字调换一下,会发现这些字你都挪不动,换不得,这种功夫叫做'笔力千钧''。这些形容词看上去极为平常,可构它们筑的意境画面一点也不平常:“曲”字所反映的线条美,其它几个颜色字所构筑的色彩美,以及它们搭配所产生的那种清新生动的画面,让人心醉。这还只是静态描写。而'浮'字和'拨'字,让这幅画面有了动感。这两个动词,极为平常,可又极为自然贴切!
当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把这一切脱口而出的时候,除了'天才',我们恐怕找不到其它更为贴切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