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式涨价潮?事实真的如此吗? 经济学家马光远:我听到了央行印钞机轰鸣的声音

十五之后,每年一度的楼市小阳春正式开始,各大开发商开始缩小优惠,各种“成交量飙升”“涨价”的声音此起彼伏,一时之间,开发商、购房者、二手房东都被突如其来的市场波动震得措手不及,市场真的开始回暖了吗?

从近半月的市场成交数据来看,成交量正逐步上升,楼市的交易热度在数据上的体现确实是有所回升。


1.成交客群从哪来?成交量上涨的底部支撑是什么?

其实目前这两周的成交量基本上是2022年被压抑住的需求进行集中释放,这些购房人在已经观望了一年的时间后,因为家庭原因、工作原因等不得不出手从而造成了市场成交量的增长。

支撑市场成交量上涨的主要因素还是因为最近的购房政策已经无限趋近于底,全国各地持续下调的首套房贷款利率、上涨的公积金贷款额度、名存实亡的限购政策等都对市场成交量的上涨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2.这种成交数据能否持续?是否会推动价格上涨?

全国大中型城市目前的市场成交都有明显回升,但是说是大涨还是为时过早,从数据上看,只能说是恢复以往的成交量,而推动价格上涨更是难上加难。

那为什么各大房企还在收回优惠,进行“涨价”操作呢,其实这种行为可以理解成为房企在试探购房者的底线,试探性的涨价,一是可以造成恐慌情绪,让没买房的人抓紧下定,提高成单率。二可以提振之前购房人的信心,让已经买房的人推荐更多的买房人。

但是值得注意的点是,这个市场状态的持续时间如果继续拉长,那么已经到去库存后期阶段的房企就会逐渐收回折扣优惠,造成房子的变相涨价。


3.市场经济持续转好,房地产市场今年会不会变好?

经济学家马光远近日发文:

一月份已经过去,一些数据已经陆续发布,从央行发布的1月份的金融数据看,央行的印钞机的确已经忙起来了。1月份金融数据的最大特点是超预期,也超过过去三年的同期数据:

第一,一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同比多增9200亿,创单月历史最高,也高于预期的4.08万亿;

第二,社会融资规模新增5.98万亿,增速为9.4%,5.98万亿的数字是历史上第二高的数据;    

第三,M2增速12.6%,比去年12月末高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创下2016年5月以来的新高。

M2叫做广义货币供应量,粗略等同“央妈”印钞的数量。

马光远:从上述的这三个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货币政策目前整体处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状态,对于投资市场来讲,正是最好的时间,2022年全球的主要股市都在下跌,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全球的央行都在收紧货币。

央行公布数据,一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居民贷款比重降低,存款比重提高。这个数据代表着大部分居民还没有出手买房子,目前仍处在观望状态,也就是说市场的购买力依旧在,只是还没有被完全的打开,现阶段只是供给端和需求端的一次小小的互相试探。

大水漫灌,物价上涨,哪里才是资金的蓄水池?货币超发的市场环境下,不用就贬值,只存不贷真的能安心吗?


4.房地产利好政策不断,市场频现回暖信号,现在该不该买房?

还是之前说过的那句话:

救市一旦开始,不见结果不罢休。

也就是说只要房价不回升,所谓的“利好政策”就不会停,政策会一步一步试探购房人的底线,这是一场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博弈,只不过是一方游刃有余,一方捉襟见肘。

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我对2023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还是充满信心,对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还是很有信心。”

上面的政策手段有很多,怎么放,放多少,估计今年二季度开始就会毫无保留的出手了。

买房子这件事,千万不要跟风,现在很多人有些“谈虎色变”,谈到房地产就变身愤青,吐糟高房价,政策换汤不换药等,但实际上,大家都是有需求的,希望这种现状得到改变,如果真的不在意,可能连骂都懒得开口了。


今年该不该买房?

先说结论:投资为主要目的的可以直接说声再见了,刚需群体及时关注成交量变化,成交量没有大幅回升之前可以保持观望,尽量利用这次救市行动,为自己省下更多的资金。

这几年房价走势确实是下行的,但是不代表自己的需求就要持续的被压制,刚需群体有下面这些情况的你就不要问买不买了,你可以多考虑下什么时机买。

1.孩子明年就得上学了,今年就得提前落户,买不买?

2.年底结婚,丈母娘说要房子才给户口本,买不买?

3.老人住的远,年纪越来越大,唯一的期盼就是离孩子近些,换不换?

4.家里三代五口人,住两居室,每天家里拥挤到不敢抬头,换不换?

5.家里的老房子20多年了,没有物业,没有防盗设施,今天水管炸,明天电线断,换不换?

在中国,这种情况比比皆是,需求一直都在,只不过是被持续压制了,今年相较于2022年确实是更好地购房时机,但未来几月尚无定数,是山是海,仍需自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