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发文,总是带着一股子诘问的味道。这个城市并不大,可是总有人围着圈子绕。
许久不曾联系的人,突然联系了,也并未如你想象中生分未减。我们都在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谁先联系谁就输了。
“好久不见。”
――“是啊。”
“最近好吗?”
――“老样子。”
你在发出消息之后的几分钟,看着他的备注姓名变成了“对方正在输入”,你努力的想着,他会怎么回你,说什么?许久未见,怎么的也要畅谈一番吧。在你的想象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他悄悄的给你回了两个字,字字如金,他惜得很,连一个表情也不给你,让你猜测。
于是,你开始怀着忐忑的心情用疑问句给他发了一条消息,你再发这条消息的时候想了很多遍,你重复的想着要怎么说才能不令人讨厌,不让人反感。你又想起那些时常发消息给你问题总是令人反感的那些人,你想,他们平时问得什么问题,什么语气,怎么令人反感,你觉得你一定不会像他们那样,发那样的信息,令人怏怏不快。
思绪拉回的时候,你不禁讪笑你自己,不过是发个信息而已,都快要把自己变成心理学和语言学分析的“大师”了。于是,你去掉了所有的修饰语和形容词,只是问了句:“最近好吗?”
你在心里想,这是我给你的最后一次机会了,没有下次了。无论什么感情,一方没有继续的意思,就根本无法继续下去,一方的不作为便会衬托的另一方的卑微,仿佛那个“高高在上”的人在说:“你看,这个人,我根本不想和他做朋友,他还是觍着脸粘着我,好像巴结似的。”
最后不出意外的“老样子。”敲碎了心间的那块玻璃。我又在想,老样子是什么样子。我努力的去回想,最后一次见面的样子,是什么样子,是不是你口中的老样子。
“在甲路,记得给我带一把油纸伞。”
――“甲路在哪里?”
――“我在黄山。”
你去旅游,我给你发消息,意义并不在于一把油纸伞,并不在于表现一个古典女子,只是找了一个相近的话题,以便有共同话题而继续这个聊天内容。而对于此,我是不擅长的,三句话便没了下文。
你也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在榕城,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文化中也有油纸伞这一可爱的物件,它的出名程度绝不亚于甲路。
我与闺蜜去南京游玩,慕名而去的先锋书店,只是买了三张明信片,一张留在先锋书店,一张寄给了你,一张我带回了家。其实,并不抱多大的期望,你会跨越229.1公里,只为去看一张明信片。这在谁看来,都是无聊至极的事情。而我,始终梦想着,有天能和江小姐乘上“中国颜值最高的高铁线”,跨越748.8公里去到榕城。
你说老样子,似乎重拾了以前的时光。这个城市很小,我们却从未再次遇见过,一次也没有。或许就是应了冥冥之中的那个“缘”字。我们之间没有那么多的缘分,仅仅限定于老样子,记忆中的老样子。
不合身的运动T恤,牛仔裤,运动鞋,老样子,生活习惯是总不容易改变的,微微改变的不过是我们只是放存在你的老样子里,那段焦虑并不美好的时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老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