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就要期中考试即作文竞赛,一直在赶进度,还没来得及复习,心里不免有些紧张。
周五,恰好美术老师公出,换给我两节连在一起的语文课。迫不及待地准备了七篇分列“上中下等级”的作文——孩子们刚刚写过的以《藏在照片里的故事》为题的考试作文,在课上讲评。
一篇一篇地投影作文,和孩子们分析每一篇的优劣之处,孩子们说得头头是道,我们总结出书写、语言、细节、结构这几个方面需要大家一起关注的点。
最后出示的是小童同学的作文,她的作文一放大,孩子们就惊叹起来:“这字写得真好!”是啊,虽然她的字从书法角度来说可能不算是最棒的,但她一贯写得又快又好,确实不简单。
再看文章,小伙伴们也服了——行文流畅,语言还美,选择的材料又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深究下去,大家还发现,她在正文高潮前面设置的环境渲染也别具匠心,另外,写的是狗狗和"我"一起玩的事儿,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一片赞美声中,我发现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那闪烁的小火苗在说话:我们这是“羡慕嫉妒木有恨”啊!得到了伙伴们的赞美,小童也很高兴,开心地笑了。我就问她:“小童,老师观察你写作水平一直都很稳定,考试时也多次拿到满分,但是你也没有报过什么写作辅导班,那你有什么秘诀呢?”听到“秘诀”二字,孩子们的眼神更亮了,都不约而同地回过头去,看着小童。
小童非常大方,应对速度也很快,她说:“我就是生活中非常注意观察事物,比如爸爸妈妈带我出去玩,我就会边玩边留心观察发生的事,平时多写随笔,认真地对待练笔。”
“那你觉得除了多观察、多练笔之外,还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呢?”我再问。
小童认真地想了想,说:“再有就是要多积累,坚持写老师布置的读书笔记,不应付,认真写,就把素材积累下来了,写的时候随时可以用。”
孩子们听了频频点头,似乎发现了“学霸”确实有招,她的真金确实不是一天炼成的。这时,离下课还有约二十分钟,时间还挺充裕,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孩子们也学着我的样子采访采访小童呢?这样的话,孩子们问的一定是他们最想知道的,收获也定会更多。
我对孩子们说:“咱们也都想成为写作高手,那咱们来采访采访小童同学,把你最想问的问题提出来,好吗?”
一开始,孩子们有点懵,等了几秒钟,晨宇终于先发问了:“那我请问你是怎么得到写作文的经验,才写得这么好的?”小童说:“平时我会多看作文书,比如《作文九问》之类的书,还有就是多观察多思考。”
《作文九问》这本书,孩子们几乎人手一本,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笑了——是呀,这个不难,咱们也可以用点心,多看看,Get更多新技能。
就这样,晨宇的一个问题问完,小伙伴们的话匣子彻底打开了,纷纷发问:小雨问选择材料时怎么做到主次分明?诗嫣说怎么练语句可以更流畅,也少写错别字呢?乐轩说为什么我们常常觉得没什么好写的,而你总能写出好玩的、有趣的呢……最有意思的是汪磊,他的观察力很强大,居然发现了老师投影出的小童作文上几乎没怎么使用修正带,于是他问:“你是怎么做到写了几大页,却不怎么用修正带的?”
这么多的问题向小童同学砸来,但她的表现实在令人惊艳——笑眯眯地见招拆招,好似一个训练有素的发言人。她说想要写得流畅、少写错别字、少用修正带就要用好错题本,要有把写错过的字记录下来的习惯,来严格要求自己错过以后不要再错;写作中要想处理好主次关系,必须重视“打腹稿”,平时写作文一般都没有时间打草稿,所以下笔之前一定要想好,大致哪些内容,分几段,怎么布局等(我追问她这篇文章的第二段“草坪嬉戏”是否是预设好的,她的回答是肯定的);对“没啥好写的”这件事,她说最重要的是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多看多留心,脑子里记住的东西就多了。
“记者见面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结束了,看着孩子们面露微笑、若有所思,可能还在暗下决心的小样儿,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晚上,趁热打铁记录下今天的课堂。
再次默默地提醒自己:首先,要像珍惜花瓣上的露珠似的珍惜那些思维的小火花,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孩子们的。没有预设的环节,有时会带给你预设不到的精彩。没有预设,却并不代表着可以随心所欲,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预设,去考察,去评价。
其次,是要充分地相信孩子们的能力,相信他们能问、会问,相信他们能答、会答!只有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坚持不懈地相信他们,充满灵性的课堂才会真正地构建。谁说孩子的世界只有天真?他们的想法千变万化,视角比大人敏锐得多,要不怎么会关注到修正带的使用?为什么我用得那么多,你用得那么少?这样的问题从自身出发,却折射了群体的困惑,得到的解答也一样能够辐射到群体,让小伙伴们集体受益,何其妙也!
我企盼孩子们的精神生长像禾苗一样茁壮,像火苗一样燃放。
也许现在,思维的小火花只能发出淡淡的微光,照亮的只是自己和身边小小的世界,但那每一星小火花都是宝贵的火种,都能持续燃烧,以至点燃大大的求真求知的火把,照彻他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