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完美中寻找完美:一场父子雨夜对话

我们常常追逐着所谓的“完美”,却在不经意间忽略了那些藏匿在不完美中的独特之美。

大风肆虐了两天,终于在今天化作了一场淅淅沥沥的雨。傍晚,儿子放学归来,满心欢喜地提醒我又到了周五。我知道他早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在周末好好玩耍一番,尤其是他期待已久的照相机也终于到手,满心盘算着要出门去捕捉那些美好的瞬间。但是这场突如其来的雨却让他犯了愁,他有些沮丧地嘟囔着:“要是不下雨就完美了,我可以自由地拍照去”。看着儿子有些失落的模样,决定借此机会,为他上一堂关于生活哲学的课。

我对儿子说,下雨天也有下雨天的美。我们可以去拍摄雨景,捕捉那些晶莹剔透的雨滴,它们落在地面上,溅起的那一朵朵小小的水花,是不是晴天看不到的?你们语文书上描写的烟雨江南,是不是无数文人墨客笔下赞美的对象,那朦胧的水雾,那青石路上的雨痕,那撑着雨伞漫步的行人,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这种美,是晴天所无法比拟的。

阴、晴、风、雪、雨、雾……,每一种天气都有它独特的美。晴天,阳光明媚,我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温暖与活力;雨天,烟雨蒙蒙,我们可以欣赏到别样的宁静与诗意;雪天,银装素裹,我们可以领略到冬日的纯净与壮美;雾天,云雾缭绕,我们可以感受到神秘与朦胧的氛围。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各种状况,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每一种风格,都有它独特的美。拍照也是一样,要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拍摄角度,而不是一成不变。

我又对他说,其实这世上本就没有完美之事。就像我小时候学的自然课开篇所描述的原文:“灿烂的太阳,皎洁的月亮,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无边的海洋,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千姿百态的虫鱼鸟兽……这一切,构成了大自然。”大自然是如此的壮丽,但仔细想来,它又何曾完美?太阳有黑子活动,月亮有盈亏变化,海洋有潮汐涨落,花草树木也有枯荣交替。但是,正因这些不完美,才让大自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才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真实与美妙。

为了让他更深刻地理解这个道理,我在网上找出了王羲之的《兰亭序》。这篇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以其流畅的笔触、灵动的结构,展现出了书法艺术的极致之美。儿子仔细地观察着,他敏锐地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崇山峻岭那块他把崇山写到一边了,是不是落下后来补上去的。二是有最后这块有涂抹和修改的痕迹。”我微笑着点头,肯定了他的观察力。

是啊,即使是书圣王羲之,在创作《兰亭序》时,也难免会出现错误。随后找到对这篇作品的讲解和儿子一起看了起来:据传,他是在酒酣耳热之际,即兴挥毫泼墨,才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酒醒之后,他多次尝试重新工整誊写,却始终觉得不如当时醉酒状态下写成的那篇好。于是,他保留了带有涂改痕迹的原稿。这些涂改,不仅没有破坏作品的美感,反而增添了一份真实与灵动,让后人感受到了书法创作过程中的那份随性与自由。

我问儿子:“这么看来,你觉得这世上真有完美之事吗?连书圣王羲之都能出错,咱们又怎能强求完美呢?”他陷入沉思,片刻后,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一丝明悟,轻声说:“看来,这世上真没有能被所有人认同的完美。”我继续说道:“追求完美的心理,有时就像赌徒心理。赢了,还想赢得更多,甚至想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据为己有;输了,又想着翻本,结果却越陷越深。直到一无所有,甚至背负一身债务的时候,才后悔为什么没有及时收手,也会说要是早点收手就完美了。生活不是赌场,我们无法控制一切。不过我们虽无法控制天气变化,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内心,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嗔念。”

其实,我想要和儿子说的还要更多,但怕他接受不了我的话语,就没说的那么深。我想告诉儿子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完美,更不要去追求完美。拍照也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而在于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发现,每一个瞬间,每一个场景,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我希望儿子能通过这次的父子交谈,能学会用一种更加包容和乐观的心态去看待生活中的“不完美”。不再因为一点小瑕疵而烦恼,而是要学会从中发现独特的美。学会观察所谓的‘不完美’,发现那些隐藏在不完美中的美好。因为,正是这些不完美,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