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卷妈
1
以前单身,硬夹在单位阿姨堆里聊天,根本尿不到一个坑里。除了抖些同事八卦,阿姨们感兴趣的无非是教育孩子、养身美容以及买家庭保险。
但是,当自己加入“油腻”中年已婚妇女的队伍后,那些以前嗤之以鼻的东西,也默默关注起来了。
今儿午休,张阿姨非常“克制”地炫耀:“东东早上起床从来不用我去叫。”
一“语”激起千层浪。
李阿姨语带羡慕:“我家添添老赖床,叫一百遍都不睬我。”
“我家的起床气特别严重,说两句就跟你杠。”
“我们都初中了,除非她爸去叫,起来还不肯吃早饭,害我白白早起一个小时准备!”
……
于是,张阿姨充满人文关怀地开始传经解惑:“孩子有逆反心理,你越叫他是越不起的。我早上就去东东房间拉开窗帘,啥也不说就出去。东东在床上赖个五六分钟,自己也就起来了。”
几天后,阿姨们互相反馈,这招确实还蛮好用哎。
2
你还在为每天孩子不肯起床、上学迟到而烦恼吗?
你还在为孩子不肯好好吃早饭而伤脑筋吗?
你还在为要不要给孩子穿衣、系鞋带而疑惑吗?
你还在为该不该给孩子看电视、看Pad(平板电脑)、玩手机游戏、看什么儿童节目,又该玩多少时间而纠结吗?
你还在为自己辛苦工作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子到家,孩子冲上来就要你各种陪玩、陪讲故事而心累吗?
……
你是要做跟在孩子屁股后头,吃力不讨好的保姆,还是有自己的生活,四两拨千斤的父母?
3
实际上,就算你像老黄牛一样,完全贡献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孩子也不一定会和你和平相处,甚至会利用你对他们的好,来达到多玩、晚睡等目的。
养育孩子更像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持久战役。你需要用一点点战术去攻克一座座堡垒。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针对孩子一天中常遇到的问题,为家长提出轻松的应对方法。
首先,不要每天早上去叫醒上学的孩子!不管孩子还是大人都讨厌睡眠被打扰、美梦被破坏。父母的催促会让孩子故意拖拉表达反抗,除了张阿姨拉窗帘的方法,送孩子一个闹钟也十分有效。
其次,不要突然问一些担忧孩子健康的话:你怎么还在床上?病了吗?肚子痛?头痛?所有的话都在提醒孩子:接受温柔关怀的方法就是生病或装病!
接着,吃早饭时不用教育孩子哲学道德或礼貌举止,通常父母或孩子都睡眼惺忪,情绪不佳,争论容易变成训斥,父母为孩子准备有营养的食物,帮助他们准时出发上学即可。
关于看电视或电子产品,美国有儿科医生建议,孩子三岁前看电视,一天不能超过半小时,三岁后在父母陪同下可再增加半小时。也有报道称,孩子两岁前最好不要看电视,但可以视频聊天。
当然,高段位父母可以较好地把自己的生活跟带娃结合起来。周末休息带孩子一同逛博物馆、看展览、亲近大自然,健身锻炼邀孩子一起参与,学习、娱乐把孩子当共同的伙伴,一起阅读、画画、唱歌、背单词、玩飞花令、踢球、拼图、搭乐高、开发APP……高质量的快乐陪伴既能增进彼此感情,又能在回归自我和科学带娃中互相兼顾,这样的日子似乎还蛮让人期待的。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