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互联网的时代,人们都养成了一种习惯——喜欢分享自己的生活。
跟外人打交道,喜欢分享自己的生活,好坏与否都不留心眼;跟熟人打交道,喜欢分享自己的日常,好坏与否都没啥顾忌。
总是向别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真的是好事吗?
在人情社会,那些总是喜欢分享自己生活的人,往往麻烦最多,是非最多,人缘不好。因为他们犯了人情世故的忌讳——太透明。
可以这样理解。有神秘感,隐藏起来,别人看不透你,自然不会对你说什么,也不会对你做什么。
反之,没有神秘感,总是太透明,被人看得一清二楚,那别人对你的态度,就不可能是尊重,只有可能是说三道四,甚至是算计、伤害。
02
总是跟别人分享自己的“糟糕生活”,会被人嫌弃。
有的人过得不好,就在朋友圈、社交圈里边大肆倾诉,大吐苦水,一脸怨妇的模样。
如果只是倾诉一次,别人就会进行安慰,跟他们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忍一忍,就能够熬出头了”。
可如果倾诉了多次,别人就会心生厌恶,这人怎么如此负能量,天天说这些糟糕的事儿,影响了我的心情,要把他屏蔽。
那些天天分享自己“糟糕生活”的穷人,不仅人缘不好,而且整个人也负能量重重。
肯定有人会说,我都过得如此贫苦了,难道就不能倾诉几句吗?
可以倾诉几句,这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是,别人喜不喜欢听你的倾诉,这是另外一回事。
特别是在这个年头,大家都过得不如意,又有谁希望听到别人的倾诉,以及负能量呢?没有人希望。
03
总是跟别人分享自己的“幸福生活”,会树敌无数。
既然分享自己的“糟糕生活”不行,那分享自己的“幸福生活”总行了吧?
其实,跟分享自己的“糟糕生活”相比,分享自己的“幸福生活”问题更多,风险更大,被人厌恶、仇视的概率更高。
假设,身边人都过得一团糟,就你过得岁月静好,生活幸福。如果你经常跟他们炫耀,自己过得幸福美满,那他们会如何看待你?
只会认为你“晒命”,从而产生了羡慕嫉妒恨、见不得人好的心理。
你越是过得好,别人越是看你不顺眼。你越是分享出来,别人越是认为你不是好人,就是一个剥削穷人的没良心的富人。
这就是古人说过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都一起贫穷,心理平衡。可要是你有钱,而别人贫穷,那他们就会仇视你,把你当成另类的敌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的幸福,在别人的看来,始终是刺眼的。既然如此,不妨低调一点。
04
人生教训:过得好不好,都不要跟“熟人”说太多。
过得不好,别人不会可怜你,只会认为“你活该过得不幸”。落井下石的扭曲心理特别严重。
过得幸福,别人不会为你而高兴,只会认为“你罪大恶极”。不希望别人过得好的扭曲心理特别严重。
典型的“笑人无,恨人有”。
看到别人倒霉,就捂着嘴巴偷笑,没有一丁点同情心。看到别人富有,就心生怨气,各种仇视,没有一丁点包容心。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这种“笑人无,恨人有”的心理随处可见。
在一个吐槽生活的短视频“评论区”里边,你会发现,一堆网友会扣帽子,指责当事人不努力,活该贫穷。
在一个炫耀生活的短视频“评论区”里边,你会发现,一堆网友会扣帽子,指责当事人过得幸福,享乐主义,简直该死。
讽刺,而又扭曲的人性,莫过于此。
05
写到最后
为什么不要分享自己的真实生活?
因为没有人会帮助你,没有人会同情你,没有人会为你高兴,没有人会对你有善意。别人对你的态度,只会是“扣帽子”以及“挑刺”。
举个例子。
你已经财富自由了,就周游天下,住豪华酒店,看山川美景。如果你在工作日的时候,发了如此岁月静好的朋友圈,那朋友们就会仇视你。
为什么?因为别人还在上班,996讨生活,而你已经岁月静好、无忧无虑了,让别人心理不平衡,所以别人只会把你当成坏人。
分享生活,还会惹来是非、麻烦、仇怨,那为什么要分享呢?
过得好与不好,自己以及家里人心知肚明就行了。至于别人,就不要跟他们说太多了。说多错多,少说少错。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