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沟通和协同
在今年9月19日钉钉发布3.0版本之前,工作沟通和协同一直是钉钉主要解决的用户场景。但工作/生活行为无法精确划分界限,将导致用户对于产品使用场景的模糊。
举个例子:A和B是工作了4年的同事,已经成为生活中的朋友关系,这个时候难道要求他们生活行为的沟通放在微信,而将工作行为的沟通放在钉钉吗?再又例如深夜和节假日,每个人对于工作边界定义也都不一样。这种以照顾信息发送者感受出发,导致的就是工作中的个人舒适空间被压缩,对应的价值回报结果不清晰。
再从钉钉本身提供的功能:已/未读消息,Ding,电话会议,签到,日常审批,智能报表等,每一个单项在传统已知的领域也都有既定的代入产品形象,用户为什么要选择钉钉?如果非要给一个理由,那就是整体打包的大而全了。
在3.0版本之后,钉钉更像一款附带了通讯聊天功能的ERP和CRM。试图通过【统一通讯录】在联系人tab页增加了“外部联系人”,对企业的客户进行统一的管理切入到客户关系管理的这一环,同时也打破了原来的内部沟通用钉钉,外部用QQ微信的尴尬
没有一种工作方式能适用于所有人
1.「一种工作方式」可以有两种解读,一种是开放到可以适用于所有人的工作方式,另一种是“所有人”都要适用于的工作方式。
而以照顾信息发送者感受出发,从「打动老板」下手,让老板成为最终买单者为诉求的设计就已经界定了钉钉是明确标榜提升团队沟通协作效率的一种工作方式,而非适用于所有人的开放工作方式。典型的场景,作为个人用户去使用钉钉,第一步必须加入一个团队或者创建一个团队,否则能够使用的功能模块真的是有限。
这种购买者和使用者割裂,对企业用户“自上而下”的卷入的状态,注定了使用者身份被动使用的局面。对应导致的就是没有广泛的体验就没有大量使用,没有大量使用就没有留存。体验的门槛可能会成为影响钉钉用户爆发增长最大的因素。
2.营销驱动型的公司效率提升在于任务量化和客户关系的管理,产品技术驱动型的公司效率提升在于产品研发迭代速度和内部产出物之间的衔接和共享,不同属性公司的效率需要提升的点都不一样。很难有一套说适用于提升所有公司效率的标准化工具,即使有也是浅层次,这也是为什么企业级服务走到最后难免通过定制化的增值服务来进行商业化尝试
这也就不难理解钉钉为什么会有钉盘,钉邮,一些列第三方服务的应用嵌入。虽然钉钉一直标榜简单0门槛,但是这样的使用场景当用户第一次进入时一定是懵逼的状态。不易上手性,高额的转换成本,90%的功能需要企业用户才能感受得到,这些都促使着钉钉不得不提供重之又重的部署专家服务
几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1.工作和生活行为的边界界定,简单的处理方法,企业/个人在钉钉内置工作时间,非工作时间内免打扰处理
2.标配化产品功能层面的傻瓜式化,增值功能层面插件定制化,只提供给需要的公司/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