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将要面对的灰犀牛,无从逃脱

钟伟/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 教授


上传中,请稍候…

  这篇文章一定和你想象的不同,它并非那么财经。这是一个喧嚣和浮夸的互联网时代,许多鼎鼎有名的财经作家,其实并没有接受到任何经济学科班训练。许多耳熟能详的高频词汇,例如区块链和灰犀牛,许多人使用这些词汇的人,除了词汇本身之外,几乎对区块链技术或者灰犀牛渊源一无所知。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显得那么弄潮和前卫。这个小文用灰犀牛一词,无非也是凑个俗趣,去穿越时间之河,看蹉跎岁月中,中国民众在未来数十年或多或少要遭遇的事情,尽管他们现在可能还假装视而不见。

    世界越来越精彩,挣大钱越来越难。

    包括精英阶层在内的许多国民可能会面临这种感慨,即中国经济日益繁荣,民众生活显著提升,但也会面临这样的困惑,世界越来越精彩,挣大钱却越来越艰难。为什么?这头灰犀牛的降临,是随着急风暴雨一样的中国社会经济转型,进入到静水流深阶段之后的事。回顾以下改革开放至今的40年,中国包暴富阶层的出现,先是个体工商户,以及从事商贸和实业的企业家,标志性的人物是傻子瓜子年广久和长虹倪润峰。然后是制造业向纵深发展和互联网的崛起,标志性品牌是奇瑞吉利汽车和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接下来则是新世纪之后城市化的迅捷推进和金融地产的光彩,金融家和地产商纷纷排到富豪榜单的前列。近年来随着“双创”浪潮,BATJ君临天下。暴富的轨迹遵循从商贸到轻工业,从实体到金融地产,从汗水到智慧的递进轨迹。这种暴富唱草莽时代,随着社会经济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政府和市场规范竞争的提升,已逐渐远去。

    不仅如此,从暴富草莽到精英智慧,也意味着冒险大胆、文化不高的企业家群体,显著让位于受过良好教育、勤勉智慧的新型创业者群体。这使得当下年轻企业家都不由自主地不敢低估其竞争对手,并意识到对手和生存法则的严酷性。更有趣的是,针对企业的税制和融资环境也在规范化,靠偷漏税以及和金融机构拉关系来致富,已几乎不可能。

    我们大致可以说,最富有的一代中国人已离我们逐渐远去,世界是精彩的,竞争是残酷的,创新创业是艰难的,挣大钱是不易的。

    经济逐渐成熟和制度逐渐规范,带来了难以草莽暴富的灰犀牛,但“小世界”却也造就了新的“黑天鹅”。传统的世界是六度空间的,即如果你要寻到到地球上70亿人中的任意一位,你至多需要6位中间人。但数字地球的逐渐成形,使得世界变得扁平和浓缩,时空被压缩到四度空间,这可能是1967年时,创立六度空间的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雷姆未曾料想到的巨大进展。在四度空间的地球村之中,企业成长和衰退的轨迹更陡峭,创新和泡沫的极速涨落更惊险。这是一个波动率更大、两极分化更严峻的浓缩空间。小世界给一些天才型骗子以制造巨大泡沫,在泡沫婆破灭之前迅速裹挟财富撤离的可能性。从今而后,一夜暴富的是骗子,而不是企业家。

    你的乡愁还在,乡村却已不见。

    许多人还记得“又见炊烟升起”的歌,其实我们已基本看不到炊烟。许多人背诵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诗句,但几乎绝少有人能看到溪流井栏边,用棒槌捶打衣服的场景。这是在中国无法阻挡的另一头灰犀牛,即乡村的没落。工业化和城市化不仅意味着农业在GDP构成中,比重迅速降低;也意味着人口向城市和城镇的加速集中。在此背景下,村落的消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据统计,在过去的15年间,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中国行政村以每年1.6%的速度不断减少,据说中国每年减少约7000多个村委会,每天减少约20多个自然村。200人以下的村子在迅速撤村并居之中,甚至镇政府也在撤并减少。

    时至今日,当我们说需要着力解决“三个一亿人”的问题时,潜台词是农村无法阻挡地被城市和工业文明所改写。

    许多人还有乡愁,还记得儿时的田野草原、阡陌邻里,但你试图回去时,却发现徒有乡愁,乡村已难觅旧貌甚至踪影。许多人的乡愁褪色为在地图上不复存在,只在梦中存在的地名。小时候的乡愁,是你在水的这头,你的玩伴在水的另一头;现在的乡愁,是你在城市文明的这头,故土在农耕文明的另一头。随着村落的衰亡,其实我们还失去了很多,由于村落往往是依据血缘姻亲而繁衍,因此它传载着你的先人从何而来的痕迹;由于村落往往带有自治色彩,因此它承载着约定俗成的邻里关系。随着村落的消亡,家祠祭祖、邻里宗亲、乡绅家规也随之逐渐失落。居住在城市中的人群,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往往对出入同一社区的对门一无所知,没有近邻,也不再有远亲。村落消亡意味着中国五千年来古老生存模式几乎不复存在。

    你的乡愁还在,还能记得多久?你的乡村已不在,你的子孙将忘记你从何而来。那么乡愁记得住记不住又有什么差别?在中国悄然发生的事情,在欧洲也曾发生。一段历史即将终结。李培林先生曾感叹:“它们悄悄地逝去,没有挽歌、没有诔文、没有祭礼,甚至没有告别和送别,有的只是在它们的废墟上新建文明的奠基、落成仪式和伴随的欢呼。”

    各种税,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儿。

    尽管许多人将对此明显不快,但这头灰犀牛还是步履蹒跚而来,不会回头。那就是各种税,个人所得税、遗产税、房产税等等。你不要徒劳地试图逃脱。中国经济正在从生产型向消费性经济转型,而消费的主体是住户部门,不是政府。当下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已有大60%源自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同时,人们也意识到,对中国企业再加税是几乎不可能的,降低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是大趋势。这几乎锁定了,住户部门的税赋贡献应当逐渐提升。

    中国家庭部门的税负是否沉重?无论从整体还是结构看,都有提升余地。当下遗产税尚未开征,房产税尚未普遍开征,这使得地方政府实际上几乎不具有主体税种。那么个人所得税的负担是否沉重?

    一个浅显的事实是,中国个税总额勉强超过万亿,类似京沪这样的都市,个税年入大约在1500亿,这意味着中国一线城市的居民,每年的人均个税仅5000元。推算可得,京沪人均税前月薪约为1.1万元,税后所得约为8200元,每月个人所得税大约在450元。不要忘了企业还需要为你负担约税前工资44.3%的“五险一金”。考虑到平均数通常高于中位数,由此可推测京沪普通工薪阶层月薪可能在税后6500元。这让人产生了比较大的困惑。中国居民的真实收入究竟如何?中国贫富分化和不同阶层的税负究竟如何?如果月入8200元,那么即便对京沪居民,按15年总收入计算,个人住房贷款上线也不应超过150万,毕竟一个人一生工作30年的总收入才仅300万元。我不清楚哪怕按照20%的首付加上150万的贷款,在京沪行政辖区哪里能买到房子。结合每年储蓄存款等的增长,中国居民真实收入和个税之间存在不匹配现象。如果考虑到贫富分化,更令人怀疑中国高收入群体的真实纳税状况。中国居民可投资金融动产大约为100万亿,其中37万亿归属约120万富人。

    遗产税和房产税的问题同样会遭遇抗拒。我没有听说过狮子王在临终前,流泪对小狮子嘱咐说,我在东山埋了头山羊,在西坡藏了只兔子,待我百年以后,小狮子你饿了不妨取食之类的童话。人的智慧要比动物高一些,子孙比你强,你留钱财干什么?子孙不如你,你留钱财干什么?根据统计局的入户调查,中国居民约60%的家庭财产为房产,由此可推算居民房产总市值不会低于150万亿元,它构成了房产税的庞大税基。

    各种税,是中国居民在将来绕不过去的坎儿,你很难期望再对企业加税,很难期望更少缴纳社保税费,也很难期望政府税赋对GDP的占比持续下降,略有机动空间的是,政府建设只能的收缩和向吃饭财政的接近,但这也未必是好事情。惟税收与死亡不可避免,无论你是否愿意,各种税是匆匆而来还是姗姗来迟,它们终究要来的。

    养老金的调整增长,好像放缓了。

    在我看来,现代社保保障体系的数理基础是十分可疑的,这个体系的可持续性需要一系列精细的假设,例如对长期通货膨胀的预测,对养老金领受者预期寿命的预测,对医疗费用长期趋势的预测,对人口长期变动及刻跨代消费储蓄行为的预测等等。由于生命科学的进展往往是长期沉寂中夹杂大突破,也由于社保基金的长期投资收益难以把握,因此无论政府和学者如何努力,事实上社保体系的可持续性殆非人力,基本是听天由命。

    当下已经离退休的中国老人是幸福的。中国处于明显加速的老龄化进程之中,与此同时,中国的养老体系不断扩展,成为世界上最复杂和庞大的养老体系。说庞大很自然,中国有全球最多的老年群体;说复杂也容易理解,中国省市间、城乡间的养老和医疗体制高度碎片化。

    这个体系要得以维持下去,三条路途,多缴,少取,用活。多缴很难,毕竟中国企业为其雇员所缴纳的社保税率已是全球前列,难以再提高,只能要么依赖政府以国有资产划拨补充养老金,但国有资产划拨很大程度上也是吃老本,那么就得依赖雇员多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或者雇主和雇员共同努力多做企业年金。不幸的现状已经是,中国老人基本靠政府基本养老度日,年金和寿险过少。

    用活有余地。一是养老金投资能力弱的地区,可以委托投资能力强的机构代为进行养老金投资,一些省市已经逐渐将其养老基金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代为进行投资管理。二是中央政府出面,建立省际平衡基金,实践中可考虑将劳务输入大省的养老金,按相对透明的方式转移给劳务输出大省,求得省际间的平衡。三是增强个人账户的可携带性,以及投资收益,未来可以考虑社保投保人,将其个人账户养老金自主委托给合格的养老金投资机构,进行市场化投资。总体看,用活的余地比较大一些。

    我很清楚其实几乎没有民众关心养老金多缴的问题,也几乎不关心用活的问题,或者说上述几段文字绝大多数人都懒得看更懒得想。那对不起,第三条路径,即少取便是你蒙上眼睛,也猜得出的灰犀牛。在过去的15年间,农村养老和医疗,大致属于政府的福利扩展,其可持续性有待检验。即便城镇职工养老,在过去10多年间,其发放水水平的调整,也属“超调”。也就是说,在大多数年份,对基本养老金的调整,超出了物价指数,甚至超出了经济增速,过去5年养老金发放水平年均增长8.8%,恐怕难以为继,它会造成在岗者越来越供养不起退休者,或者未老的后代供养不起已老的现在。对不起,基本养老金的调升逐步向综合物价指数接近,势在必行。

    再说一次,已经离退休的中国老人是幸运和幸福的,更年轻的世代已无望仅仅依赖政府的基本养老,必须更认真地思忖如何安度晚年。在经济高速增长期退潮和银发潮汹涌而来之前的银发族,无疑是幸运一族。

    晚年滋味,子女不在身边。

    许多人跑到北美学习集中式养老,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西方老人凄凉寂寞的晚景,可学习的经验不多,教训不少。许多中国老人仍然指望由子女供养其天年,而不太愿意接受居家保姆、社区养老或社会化养老。相信在未来20年,中国老人几乎家家都有一头挥之不去的灰犀牛,即晚年滋味,老人相依,子女不在身边。

    传统上,中国人信奉养儿防老,这是多子化的很大动力。传统上,中国人也以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但这些传统看起来都经不住风吹雨打世事变迁。少子化是中国的现实,中国总和人口出生率低至1.6-1.8,爷奶辈一对老人平均分不到1个孙儿,是不争的事实,4-2-1倒金字塔存在着。学者们对人口统计数据的怀疑,还围绕在中国人口数和出生率究竟高估了多少?少子而非多子,如何沿袭养儿防老?更清晰的是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人口迁徙,年轻人向大中城市集中,远离故土和父母,异地谋生也是现实。大国空巢呵。

    但这并非故事的全部,诸多老人和较少子女的分别,既是生离也是死别。过去40年中国令人炫目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了代际之间的巨大差异,甚至鸿沟。爷孙、父子辈之间,从生活习性,到文化教养,甚至到价值观上都有可能存在深刻隔阂。这在相当程度上,可能使得中国老人和子女难以相互照顾的原因,很可能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或者异地问题,而是彼此难以再长期共同生活这一残酷现实。他们在血缘上有传承,他们在俗世间,已分属不同群体。

    晚年滋味,子女在,但子女不在身边,这将是无处不在的灰色犀牛。鲁迅笔触下的闰土和鲁迅,从少年到成年之间无形的厚厚的无形隔墙,已在代际间造就。唯一的选择就是彼此放手,各道珍重、亲非不慈,子非不孝,天命使然。你需要有一颗坚强的心脏,蜡烛有心知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个世界不会停下来等你,你将被遗忘。

    有人说,好好继续活30年,生命科学的大突破,将使人类的预期寿命大幅提升,活到100-120岁可能不是难事。有人说,终身学习,这个世界是平的,停止学习的危险不在于你被机器人取代,而是这世界分分秒秒变化快,你可能看不懂这个世界,甚至在这个被技术变革深度改写的世界手足无措。

    有一条悠长而寂寥的雨巷,在巷口,灰犀牛凝视着你,对你说,这个世界不会停下来等你,你将被遗弃。这是一个后喻时代,它意味着爷爷向孙子,师傅向徒弟可以传授的知识日渐其少,而年轻人之间的相互学习,年轻人向老人传授知识,则司空见惯。如何使用微信,往往是老人向孩子学师而得,相反的例子极其罕见。网购、网银、网上缴费、网上预约等等,哪怕是一些简单的技术变革和场景变迁,也往往使得缺乏心理准备的老人手足无措。数字地球和数字经济不会等待任何人,稍有倦怠,你会觉得一种危机,这并非年轻人求职打拼的危机,这也可能是老年人的居家危机,你若不跟上快速变幻的世界,这个世界给你的可能不是你所熟悉的便利,而是巨大的不便,如果你还去银行网点排队,还揣现金,还到现场挂号买票,那这种不便已在眼前。这个时空压缩的四度空间,对许多人而言,有可能是更陌生、疏远和隔阂的世界。

    你可能会怀念哪些古老,静谧而悠长的岁月,当你试图从这个喧嚣和浓缩的世界走出来,返回田园牧歌式的本真,幻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场景时,乡野的蚊虫叮咬,没有空调和卫生间的小小惩戒,就足以让不得不你回到城市。

  我们,或者你们,已撑不起一把油纸伞,梦里依稀,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一切已注定,无从逢着一位丁香一样地,结着忧愁的姑娘。纸伞,雨巷,丁香,姑娘,那些此生不曾相见的虚幻,唯有入梦的真切。我们在一点点地失去她,或者,我们是在猥琐地遗弃她,无从挽回也无从逃脱。中国人的灰犀牛,便是这现代性的宿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185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4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5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6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4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51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88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27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0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