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本来还没有计划好要回家过年,因为春节前家里实在太冷了,天气预报好几次都是零下十多度。后来因为父母之间闹矛盾,爸爸干脆搬到哥哥那边去住,结果又搞的嫂子和哥哥之间起矛盾,哥哥又不断找弟弟诉苦,而姐姐不停劝妈妈,妈妈心烦又不搭理姐姐。这真是个家庭连锁反应。好吧!我都十多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今年两位老人也没有来深圳,我还是回家看望父母吧!
腊月二十八是我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天气特别的好,坐在办公室看到夕阳正好投射到桌面摆放的龙口中,真是太美了。
其实原本计划是年二十九直接回家的,结果王姐要去上海看望同学周瑛,顺便谈点事情,我想还是陪着一起去比较好吧,所以又改成先去上海,年三十一早再从上海回咸阳。
上海的这家酒店刚进去的时候感觉里面黑咕隆咚的,并不是太好,可是后来留意了很多细节,感觉这家酒店还是蛮有上海的精致味道的,尤其是突然意识到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引入纽约“浸入式戏剧”概念的酒店,一下子好感倍增,虽然因为是临近春节,不能欣赏到喜剧,可是我们本来因为有事情要谈,也没有欣赏喜剧的计划和可能,所以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失落。
晚上在一楼的酒吧喝了至少六种啤酒,分别来自比利时、爱尔兰、德国、美国、法国等不同国家。真是太好的体验了!
年三十的一早从浦东机场出发回西安,因为是头等舱,所以虽然早上六点就起床,但是途中也并不觉得累。不是我喜欢享受,是因为春节前机票实在太紧张。
弟弟带着大哥家的侄女来机场接我回家。每次回家都是这么温馨,总是有至少两个人过来接我。途径的咸阳市曾经是那么的熟悉,因为它大概是我成长过程中听到的最多的“城市”名称,却又一直那么陌生,因为我从来没有机会好好地游览过这个城市,几乎都是路过、路过,上学时到西安坐火车,一趟趟的路过;后来坐飞机,又是一次次的路过。直到前年父亲在咸阳住院,我过来陪了几天,在医院附近转了转,才感觉到这个城市是多么的朴实无华,有一种长久以来天然的亲切和习惯。
从咸阳回家的路上,经历的那些熟悉的村庄、曾经的学校、一路上有太多的回忆和故事,每一次回家就像是对往事的一种回忆和纪念,从未忘记应该此生也永远不会忘记了,就连在高店桥头餐馆吃到的羊肉泡馍都还一样,是那么熟悉的味道。这大概就是“家乡”吧,一切都很近,一切都从未曾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