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是内在的投射

        在与朋友聚会切甜瓜的瞬间,母亲的身影突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那一刻,我满心都是不自信,既担心切不好甜瓜,又害怕自己的切法得不到认可。这种不安,让我想起儿时在家做饭的场景——那时,母亲总会否定我的操作,而我心里也暗自嘀咕:“她大概是信不过我。”

      伙伴们见我犹豫,纷纷劝我放下刀具。如今回想,这件小事竟成了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我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否定。常听人说“外在是内在的投射”,原来正是我先在心底否定了自己,才会不自觉认同母亲的看法,那些与她相处时被否定的画面,也因此在脑海中不断重播。其实,我和母亲的相处中,有过许多温馨和谐的时刻,可为何偏偏是这些否定的片段,被我牢牢记住了呢?想来,还是因为我早已在内心认同了母亲的评价,潜意识里认定自己厨艺不佳、切水果的方式不对。

    下午的摄影课上,老师点评学生作品。他先是让我们自行品鉴,随后鼓励大家互相评价,寻找作品的优缺点。有一次,我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见解,却未得到老师认可。那一刻,自责如潮水般将我淹没,我满心都是“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的念头。一直以来,我总想把最完美的一面展现给他人,仿佛容不得自己有半点差错。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审美与观点,我为何如此轻易就接受了老师的看法,陷入自我怀疑呢?

    后来,我在群里误发了一张拍得不尽人意的照片,瞬间陷入深深的懊恼与自责。我焦虑地想着:“这么糟糕的照片发出去,大家会怎么看我?会不会觉得我很不专业?”可静下心来思考,我究竟是怎样的人,难道不该由自己定义吗?我似乎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把对自己的认知权拱手相让,而这一切的根源,依旧是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否定。

      这时,老师提到老年大学的老人们每天都会踊跃分享作品,无论质量如何。这让我不禁思索:为何我们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是不是这些老人历经岁月沉淀,早已不再在意他人眼光,只想遵从本心、做真实的自己?

    细细想来,我才是一切的根源。我是因,世界是果。既然已经看清内心的想法,那我便有了方向。我看见了那个渴望完美、总想在他人面前证明自己的自己。此刻,我想对自己说:“你已经很棒了!敢于把不够完美的作品展示出来,坦诚地面对自己和他人,这本身就打破了完美主义的枷锁,是在勇敢地做真实的自己。这样的你,值得被肯定!”

      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吧,未来,我要带着这份觉察,继续走向更真实、更从容的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