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发现母亲是位非常智慧的女人。比如:小时候她逼着我学会了做饭。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以后父母家人不在身边,自己也不会饿着。
我一开始学会的并不是做饭,而是煮米粉。我似乎是天生就爱吃米粉的,只要是喜欢的米粉类型,无论各种做法,有无其他菜做配菜,我都可以吃饱。
小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妈妈说这顿饭要不我们不吃米饭,煮粉吃吧。于是她就会去米缸里舀一两斤米,带着我去邻居家换米粉。
邻居家家是做米粉的,每天都听得到他们的机器声响,然后就看到他们的小孩抬着一竹匾竹匾做好的细米粉出来放到他们门口的竹竿上晾晒,能闻得到浓浓的湿米粉味道,这股味道直到今天泡米粉或者米粉快出锅时闻到,我都能瞬间的想到童年时的时光。
他们家门口有一个大禾坪,我们附近的小孩子经常就扎堆在那里玩。如果遇到他们刚做完米饭,偶尔也会喊我们小朋友过去,一人分一些米粄,米粄就是做米粉剩下的边角料,但是对我们小孩子来说经常就是莫大的美味。现在仔细回忆起来,似乎想不起味道来,但是那浓浓的米香里,总让我想起风吹稻田的景象,感觉那里包含着土地和阳光雨露的味道,很小我就有这种感觉。
而到了傍晚他们收米粉的时,也总会有些晒干了的米粉抖落了,他们的小孩也会给我们,嚼着硬脆,有种干燥的米粉香气,我们就像嚼零食一样享受着。晒了一天阳光的味道也感觉扑满了口腔,特别满足。
特别是我跟着母亲去换米粉,一般都是傍晚时分,夕阳泼洒,光斜斜的照在竹匾里的米粉上,有一种金黄的光泽闪耀着我童年的眼睛,有一种别致的愉悦。以至于我到今天,经常看到夕阳照射,就会情不自禁想起小时候竹匾里的米粉,和那些妈妈带着我去换米粉,然后晚饭吃米粉的童年。
后来手工米粉渐渐地没有了效益,邻居家的米粉作坊也就没有再做了。而我也渐渐长大,开始了上学的时光。
市场上开始流行着各种看着非常漂亮的米粉。爸妈会买来放家里,用以每天给我们做早餐。我一度非常喜欢吃的米粉是袋子上写着"东莞米粉"字样的,吃起来细细的,滑滑的,特别好吃。早上的时候,一般都是煮开了水,然后放米粉去,快的时候打个鸡蛋,过两分钟就起锅。虽不讲究,但热气腾腾,米粉香气和鸡蛋香混合就晓得特别有食欲,尤其在冬天,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下肚,又暖和又耐饱,吃完就高高兴兴上学。
后来出来读书工作,我真的如我母亲预料,大部分时候是独自一人生活,于是小时候学会的做饭技术就派上用场。而我最喜欢做的还是做米饭。
现在吃会讲究很多,青菜瘦肉炒好放盘,鸡蛋煎的喷香,然后放水煮西红柿,最后才把泡好的粉放进去煮。以后起锅,将青菜瘦肉鸡蛋仔细的码在上面,又香又好吃,还不干。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做一碗米粉比做其他菜还耗时,但我总是乐此不彼的,有时候我会觉得我是在向童年里的那些米粉记忆致敬。
人要越来越好吃米粉,也要越来越认真越丰富。
【无戒365挑战营第3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