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本生故事|| 萨埵太子本生

敦煌壁画故事画中非常有名也十分感人的一个故事,就是萨埵舍身饲虎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古印度舍卫国有一母二子,因偷盗犯死罪,被释迦所救。梵天、阿难不理解释迦为何要救他们,佛便告诉他说:过去无量劫,国王大车有三个儿子。一日,国王和王后率子出游,行道山崖,三个王子见崖下母虎产三仔,(《金光明经》中说有7仔),即将饿死。三王子摩诃萨埵决心以身救虎。

萨埵太子本生  莫高窟第254窟南壁  北魏

待两个兄长先行后,随即下崖饲虎,但虎母子已经无力食其肉。萨埵再次爬上山崖,刺颈出血,纵身崖下,虎始尽吸其血,食其肉。兄长久等三弟不至,急忙返回崖边,只见一片狼藉尸骨。王及母后闻讯赶来,哀伤至极。

萨埵升天后见父母悲情,即在空中以善言劝慰;王及母后顿时醒悟,捡拾骨骸,起塔供养。

释迦说,今日的母子即昔日的母虎幼仔,昔日的萨埵太子即今日的我。我曾于过去救饿虎母仔,故今再救盗贼母子。

莫高窟第254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洞窟,这个洞窟南壁中间画了一幅《萨埵舍身饲虎故事画》,此幅壁画是依据《金光明经》绘制,画面中只描绘了萨埵饲虎故事,没有描绘释迦救盗贼母子的情节。

萨埵太子本生  莫高窟第428窟东壁门南侧  北周

这是敦煌石窟艺术中的经典之作,画面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从左至右展开,使观众能够清晰地理解故事的全貌。全图采用了传统的中国绘画空间布局方法,即“远近法”。中心部分是主要故事场景,两侧是辅助性的情节和环境描写,形成了一种层次丰富、空间感强烈的视觉效果。这种布局方式使得画面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增强了叙事的连贯性和观赏性。

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姿态各异,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心理状态。萨埵太子的舍身行为被描绘得极为逼真,既展现了他对众生的慈悲心肠,也表达了他对解脱之道的坚定追求。其他人物的形象也各具特色,通过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虽然敦煌壁画多以矿物质颜料为主,色彩相对较为单一,但第254窟的故事画在色彩搭配上却十分巧妙。画面采用了对比鲜明的色彩来突出主题,同时也通过色彩的渐变和过渡,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这种色彩运用方式使得画面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具有和谐感。

在莫高窟第428窟东壁门南侧也描绘了一幅萨埵太子本生故事画。共有八个故事场景:

场景1:三王子跪禀父母要出游一天,国王带着三位王子到城外的山林里观景游猎,进入深山后,国王有点疲惫,就停下来在竹林中休息,让三个王子继续前行游玩。

场景2:三王子骑马出游,山林中景致非常好,三位王子越走越深。忽然,他们在路边发现了一只母虎,身边还围绕着七只刚出生的小虎,母虎由于找不到食物,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三个王子绞尽脑汁思考解救老虎的办法,终不得其果。

场景3:三太子摩诃萨埵的两个哥哥骑马离去。

场景4:萨埵独自来到母虎跟前,躺在地上请老虎吃他的肉,可是老虎已经没有力气啃食他的肉身。

场景5:萨埵爬上山顶,用竹枝刺破脖颈,纵身从山顶跳下。母虎吸食了新鲜血液后恢复了力气,并啃食了萨埵的肉身。

场景6:两个哥哥赶来,看到地上的骨骸,惊惧异常,嚎啕大哭。这个画面的上方是父母起塔供养的画面。

场景7:二位兄长骑马飞奔回城,报告父母这个噩耗,父母在一间房屋建筑中,两位兄长跪在屋门外。

场景8:父母为萨埵起塔供养。

两汉、魏晋时期的画像砖、画像石中就出现了横长卷式的构图形式。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被认为是迄今保存最早的长卷构图,以山石作为画面的分隔,情节连续展示。敦煌早期故事画延续了汉魏时期的横卷式构图模式,并将其融入道佛教艺术当中。可以说,这种连环画式的构图在北周达到了顶峰,切画面中的建筑物越来越多。

第428窟主室东壁门南侧的《萨埵太子本生》故事画也是横卷式构图,只不过由三排横卷接续而成,并以“Z”字形的方式上下排列。上段故事从右至左展开,从右上角开始,先讲述了三个王子告别父母向山林走去。这部分画面都在描绘山林景致,高低起伏的山峦将画面分隔成了三部分:拜别父母、策马前行、山中游戏。画面下部从左至右画了一排三角形的山脉,同时在各部分画面之间也由下到上画了一排呈曲线形排列的山峦,这列山峦将第二和第三个故事情节分隔来开,而第一和第二个情节之间则用一棵树作为分隔。人和动物都在山峦围成的一个空间里活动。

画面第二层上接第一层的左侧画面,从右至左展开。仍然是在画面的最底层画一排山峦,画面中间由下往右上方斜向绘制四组山峦,将画面分割成几乎相同面积的五部分。

萨埵太子本生  莫高窟第419窟窟顶  隋

隋代第419窟窟顶也绘制了这个故事。本故事画面位于窟顶人字坡东坡下部至西坡下部,为连环叙事故事。图中起始部分,佛应诸比丘的询问,为他们宣讲萨埵投身饲虎的缘起。东披最下段南起,依次画了三个太子向国王、王后辞别出宫游玩及游玩途中的情景。画面转至西披最下段,北起画三兄弟山中见饿虎、萨埵太子被虎啖食、二兄急报父王、收遗骨起塔供养。起塔供养以北的一些说法场面,似为上段譬喻品中的情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