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线索
我们在这节课讲了宏观儒学,也就是儒家是怎样理解社会秩序的形成的。儒家并不把人看成独立的个体,而是强调在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社会定位。
在儒家看来,严苛的法律并不能促成社会和谐,更有效的办法是“礼教”,礼教告诉大家,要扮演好每个人的社会角色。孔子认为,只要遵循礼就能够得到义,社会的秩序就能够比较稳定。
知识内容
1.礼教的来源
我们先来看看西方文明是怎么看社会秩序的。西方文明认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权利,想要构建一个社会,就要形成一种社会契约,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遵循这样的契约,彼此约束,互相协作。
可是在儒家看来,社会秩序不是这样形成的。人不可能都是平等的,亲疏有别,内外有别,社会秩序应该是由和你最近的亲人开始,再一圈一圈向外扩展的。想要构建一个社会,应该仿照家庭的治理模式,从家到国。国王应该像一家之长,臣民应该像家里的大大小小的孩子。
儒家认为,人的身份要放在社会关系中去看,所以强调长幼尊卑,要求每个人都做到自己的本分。你不是一个原子式的个体,你是一个社会成员,要想了解你是谁,就要了解你的社会关系。你是谁的孩子、谁的父母、谁的伴侣、谁的朋友,都决定了你的社会角色。
那怎样构建社会秩序呢?儒家提出,要讲“礼”。“礼”是宏观儒学最重要的概念。那么,“礼”从何来?“礼”就是一种仪式化的程序,这种仪式,最早是从巫术来的,就是原始社会的时候,大家一起围着火堆跳舞唱歌。孔子觉得自己生活的时代已经礼崩乐坏了,他很郁闷。怎么办呢?他想用“礼”来恢复社会秩序,但这样就得把原始的“礼”用新的方式阐述出来。这就叫“礼失而求诸野”。孔子的贡献是用世俗的伦理哲学,重新解释了原来的巫术文明,把它变成一套完整、完善的体系。这有点像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重新解释了古希腊文明。
有了“礼”,就能推导出“礼教”。为什么要讲礼教?孔子的想法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就是说,你自己做好了,别人就会跟着你做,所以我们讲要“树新风”。你不必去规范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间、每一个地点的行为,因为这太难了,越规定得细致就越繁琐,越繁琐就越容易变形。不如提纲挈领,抓住最根本的。如果找准了原则,纲举目张,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社会问题的答案
从表面上看,“礼教”似乎很僵化。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说当君王要有君王的样子,当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当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当孩子的要像个孩子,秩序感非常清晰。但是,真正的礼不是程式化的礼,真正的礼实际上存在人心当中。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礼,要把握分寸,将心比心。这就是我们在讲微观儒学时强调过的。
我以前讲过,所有的经济学问题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it depends(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儒家看来,什么是礼,也是it depends(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如果你老爸拿棍子打你,你是跑还是不跑?儒家的回答是:it depends。如果你爸爸拿小棍子打你,你别跑,让他打两下,消消气,就好了;如果他拿大棍子打你,你就得跑,因为拿大棍子打可能把你打残,如果你爸爸把你打残了,你就让他背上了打孩子的罪名,所以你要跑,你跑不是为了保护自己,是为了爱惜你爸爸的声誉。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孔子的一个学生问他,三年不改孝道,这个时间太长了。孔子就问: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心安吗?学生回答:我心安啊。他说:你心安了就去做吧。怎么解释孔子的回答呢?一种解释说,孔子是在说反话。我觉得不一定。孔子是很会通融的,他不像康德那样古板,把道德视为一种绝对律令。在孔子看来,你做的事情对不对,要扪心自问,是不是心安。心安理得,你心安了,理就得了。
你看,中国文化这种讲究权变的传统和西方的“法制”很不一样。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里讲到一个有趣的例子。他讲海瑞在判案的时候,其实就遵照两条规则:如果是穷人和富人争名分,他一定判富人赢;如果穷人跟富人争财产,他一定判穷人赢。这不是胡来吗?按照这个标准,他很可能每一个判案都是错的,因为他不是按照个案的是非曲直来判决。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富人跟穷人争名分,如果判穷人赢了,会影响到等级秩序,穷人就会目无尊长。穷人跟富人争财产,富人那么有钱,还跟穷人锱铢必较,图个啥?海瑞是典型的人治,他是不讲法治的,但他在意的不是个案,而是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看起来这种逻辑很怪异,这是因为我们多多少少都有西方平等、法治这样的先入为主的观点。在现代社会,不再是乡土社会,也不再是熟人社会,用民主和法治管理一个人口众多的庞大社会是更合适的,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儒家的逻辑未必不成立。孟子讲:“夫义,路也;礼,门也”,就是说从义出发,进礼这个门,最后就能建立社会秩序。西方的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其实存在着很严重的缺陷。按照西方的观点,假如我们能够把权责界线划分清楚,就更容易合作。这就是经济学里说的产权明晰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但有时候为了把界线划清,反而会带来更大的麻烦。各国之间打那么多仗,不就是因为要把疆界划分清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