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和朋友去大理,第一站是喜洲,住在洱海边的桃源1号。
他们有时租骑电动车沿着洱海兜风。他们头顶蓝天白云,迎着海风,伴着花香,穿行在洱海和稻田间。喜鹊也会飞来在车前带路。有时他们走进镇里,像点缀在稻田间的美丽图画。
沿着田间的小马路一路下行,就是喜洲的沙村。这里是一片临海的湿地。过去喜洲的渔人从这里出发,船上有伸出的竹竿,一排排,上面载着鱼鹰,用来协助捕鱼。这种捕鱼的方式一直延续着,近几年才渐渐消逝。
喜洲位于洱海的西边,东临洱海,西近苍山,背山面水。这里水草丰美,自古便是富庶之地。老舍说喜洲是一个奇迹,“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剑桥”。喜洲是老舍眼中的的“东方剑桥”,也是他心中的“世外桃源”。
喜洲,如同它的名字,带着令人心生欢喜的模样。镇上一尘不染的石板路,雕梁画栋的白族宅院,典雅大气的飞檐斗拱,精细彩绘的各式花纹,做工精湛的不同石雕……处处令人惊喜。
喜洲古镇是南诏古城中留存下来的古城,已有千年的历史。喜洲人崇尚“白”和“新”。外墙总是刷得白灿灿,世世代代都焕然如新。灰白蓝的主色调,历经千年的风霜,依旧像是一个玉树临风的儒雅男子。
喜洲多白族。白族人建民居,有一整套的规矩和讲究。如果祖辈没有出过文人雅士或功成名就的“人物”,即使家产万贯,也绝不能修建阔气的门楼,高大的影壁。甚至连四周的墙壁,也不能用白色或粉红色的装饰。
喜洲的院子大都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来布局。三栋房子和一个照壁围一个院子,四个小院有五个天井。这样的布局源于自明代沿用至今的建筑规定,庶民庐舍不得超过三间。
喜洲人建房屋,承载着对后代文化传承、品格继承的期望。喜洲宅子的照壁上,题着“清白传家”、“清正谦和”之类的字,显明家族文化;有些墙壁上写着“看剑豪生胆,读书香到心”,昭示家训。喜洲像一座巨大的民居建筑博物馆。
这里保留着许多明代、清代、民国以及当代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筑群落。民居独具特色,庄重雄浑又不失轻巧灵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遗留下来的明代杨士云七尺书楼,清代杨源大院,赵廷俊大院,民国严子珍大院,杨品相大院等。
七尺书楼位于喜洲大界巷8号,是明代著名的文人杨士云于公元1526年前后建成的。杨士云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他认为即使腰缠万贯,死后也不过仅有可容七尺之躯的坟墓罢了。故后人把他居住的小楼称为“七尺书楼”。
书楼为全土木结构建筑,有三大间房屋。房屋座东朝西,三间全部分为楼上楼下两层,门窗板壁均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房屋组合为“三坊一照壁”的建筑格局。七尺书楼在清乾隆年、民国年间曾多次重修,但整座房屋的建筑仍旧保存着明代的建筑风格。
杨家大院位于喜洲办事处染衣巷19号,是清代初期的“四合院”建筑。这座民居东南西北均为土、木、石结构,建筑特点明显,保存完整。
赵廷俊大院位于喜洲办事处大界巷21号,为嘉庆年间进士赵廷俊兴建。大院总建筑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1839年竣工。整座大院建筑阔气,为“四院五重”的建筑格局。四个院落既自成一院,又相互贯通,像小型的宫殿一样,彰显了喜洲儒家文化的建筑风格。
喜洲有座“让解桥”。传说明朝弘治年间,在喜洲有两个学识渊博的学子。一个是大界巷的书生杨士云,一个是中和邑的书生杨宗尧。他们二人互相切磋,互相激励,一心要在来年的科举中夺魁。
明弘治戊午年(1498年)的一天早上,两人赶考,相遇在喜洲坡头村尾的桥头。杨士云提出:“宗尧兄年长于我,这一科就请宗尧兄先行,我下科再去夺魁”。 杨士云的一片诚心,令杨宗尧感动不已。果然,杨宗尧考中科举云贵乡试头名,中了解元(举人第一名)。
三年后,杨士云也一举夺得云贵乡试第一,成为解元,实现了心愿。白族乡人为表彰杨士云“让解”的贤德风范,激励后代学习学习他重义崇道、谦和恭让的精神,就把两人相遇的那座桥取名为“让解桥”。可见喜洲的文化渗透在每一个角落。
最美的喜洲在黄昏。阳光染红金色的稻田,古镇的民居在夕阳中变成剪影,炊烟袅袅,飘向四方。繁华盛世中,走在这样古朴清幽的街巷,已情醉不知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