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班主任专业发展短板 提升教育水平
——聆听康磊老师《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三条路径》有感
班主任工作在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一个优秀教育者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一名好老师,必然也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在班主任工作方面,自己做得的确不够好,也不知道如何将班主任工作做到精细化。
8月23日,在新网师聆听了康磊老师的《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三条路径》讲座,讲座持续了大约一个半小时,干货满满,为自己以后的班主任工作开辟了一条捷径,也为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上成长指明了方向。康磊老师从班主任工作武器、班主任工作思维、班主任专业成长三个方面介绍了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三条路径。说实话,从教八年,教学论文也写了不少,但是专门写班主任工作的却少之甚少,总觉得班主任工作细碎复杂,有的事情小到没有写的必要,而大的问题自己又研究不透彻。久而久之,班主任工作看起来“眼高手低”,成了我教育教学上的一块短板。康磊老师的讲座为众多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上拨开了迷雾,康磊老师的班主任专业化程度着实令人佩服并为之惊讶,值得我们每一名老师学习。
讲座中,康老师指出班主任的工作武器有四:学会聆听、师德爱心、细节关注、心理技巧。
武器之一——学会聆听。
要想走进孩子们的心里,教师就要学会聆听,聆听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同时聆听也可以促进学生向好发展。这是一种不错的工作方式,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俯下身子愿意与孩子站在同一条跑道上,如果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那么最终学生是不会对你敞开心扉的。学生不敞开心扉,就意味着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也不利于班主任工作开展。康老师强调,倾听要注意不要听一半,也不要把自己的意思加入到诉说者的意思中。其实,不仅在教学中,在生活中,我们同样要学会倾听,只有真正学会倾听了,才会让被倾诉者感到舒服,才能达到倾诉者的最终目的。有时候,倾诉者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只是想找一个人倾诉一番,倾诉成功了心里的烦恼也就减轻了一半。作为教师,尤其也要注重倾听的方式,由于教师和学生的特殊关系,学生很难主动找到老师倾诉自己的心事。但康磊老师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他利用吃饭等碎片化时间,让学生主动约谈班主任,坚持每天接待一名学生,倾听不是训诫性的谈话,让学生说,班主任听,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才能及时教育学生。
反观自己平时的班主任工作,确实有些毛躁。有时候学生讲话到一半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己所谓的说教,不仅没有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还阻止了学生以后想要倾诉的欲望,渐渐疏远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看来这一点,应该向康磊老师学习。
班主任武器之二——师德爱心。
当班主任不仅仅是教师的角色,在学校更是扮演着母亲的角色,也就是说,一名好的班主任首先要具备的是要有师德爱心。作为老师,我们不仅担任着传递知识的责任,更是承担着育人的重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当好一名班主任,前提就是要有师德爱心,要有母亲般甚至菩萨般的爱来融化学生的点点滴滴。一个好的班集体,必然有一个好的班主任,而康磊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老师。他平时与学生一同过生日、与学生一起玩游戏、给学生写带名字的小卡片等,每一个细节都轻轻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好的教育如春风化雨,康老师不正是这样的老师吗?
武器之三——细节关注。
在讲座中,康老师为学生制作座位签的故事让我颇为感动,康老师为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重视,让学生在新的教室里找到归属感,自己精心制作座位签,为了区分性别,卡纸用不同的颜色。康老师的细节工作做得真是炉火纯青,别人想不到的康老师都想到了,康老师的这种做法甚至成了所在学校每位老师的标配。康老师班主任管理工作可以说做到事无巨细,比如桌凳的位置、下课手凳子、用学生的名字写藏头诗、卫生角的垃圾、门窗电器承包、如何举手发言、如何专心听讲、学生的衣着服饰、吃零食处理、学生的言行……比起康老师所做的班主任工作,我的班主任工作简直就是个“马大哈”。在班主任工作上大处着眼班务,接着是学生的成绩,很少在这些细节上下功夫,康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又一次震撼了我。
武器之四——心理技巧。
作为班主任,是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的,可以说平时看的书也不少,但是对于心理技巧方面的书看的却相对较少,因此在班级事情的处理上,有时候仅仅是看到表面现象,由于受到专业的限制,对于遇到良好教育契机的瞬间,也就放过去了。而康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则是落到实处,康老师利用心理学理论,透过表面现象,寻找到问题的本质,这样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外在的表面现象了,而是学生内在的心里需求。
以上就是康老师介绍的班主任工作的四大武器,在未来的班主任工作上,也让我自信满满,我甚至等不及开学,就想用用康老师的这些“武器”了。
在康老师的讲座中,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第二条路径是班主任的工作思维,其中有四:1.构建班级文化的思维;2.记录生活成长思维;3.寄教育于活动的思维;4.上好主题班会的思维。可能是源于自己对于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不够,对于班主任的工作一直没有什么自己的思维,“班主任工作思维”还是第一次听说,可以说让我脑洞大开。康老师提到的这几点,似乎自己平时也在做,但是大部分做得都是蜻蜓点水式的,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比如:班级文化、记录学生的生命成长、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受到启发、开各类主题班会,都在做,但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但我从来没有反思到是自己做得不够,要么埋怨学生,要么把原因归结在应试教育的梗上。教育路上无小事,我一直觉得只要教师足够用心,就能在班主任的琐碎工作中有所成就,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要当好一个班主任,还要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只有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在教育上、在学生身上,只要是有事情发生,总能找到教育的契机,也许这就是康老师所说的班主任的工作思维吧。
康老师讲的班主任专业发展第三条路径是班主任专业成长。他又从三个方面讲起: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研究。可以说,作为教师,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研究,我都曾做过,但是都是与教育专业相关的,对于班主任工作来说,还是一片空白,我从来没有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竟然也有着这样的高度。一度,我以为班主任工作就是管理好学生,注意学生的安全就行了,殊不知班主任竟然也有自己的专业化道路。康磊老师还为我们列出了班主任书单:
《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王晓春)、《爱心与教育》(李镇西)、《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陈宇)、《第56号开始的奇迹》(雷夫)、《优秀是教出来的》(罗恩克拉克)、新教育的系列丛书以及《班主任》《班主任之友》等杂志。看过的书很多,但康磊老师列出的这个班主任书籍清单,读过的甚少,看来,在班主任工作方面,自己还徘徊在起步阶段。
其次,康老师谈到专业写作,我一直认为班主任工作没有什么可写,所以从来不将笔墨着在班主任工作之上,通过康老师的讲座,又发现了一条写作的路径——班主任写作。最后,康老师谈到的是专业研究,他说,研究问题比重复劳动更有意义,不能对班主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自己的思考与研究的班主任,永远都是在重复或倦怠中度过,永远不能真正走向专业发展的道路。我终于懂得了,自己之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并没有做出幸福感,是因为把班主任工作仅仅当作重复的工作来做,而并没有将它作为一个专业的课题来研究。康老师说,问题学生、学习问题、班级管理、心理健康、名班主任成长路径等等凡与班级管理、班主任专业有关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李镇西老师说,把问题当作课题来研究,对于一线老师来说,最好的科研课题来自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让人获益颇多。看来,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上,自己的确做得不到位,今后也要将班主任工作纳入到自己的专业发展中,努力补齐短板,不能因自身的短板忽略了学生的成长。聆听康磊老师的讲座,让我在班主任工作上又多敲开了一扇门,学到许多班主任技巧。未来,期待自己通过努力,在班主任工作上得到专业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020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