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了《正面管教》一书的第一部分——家有婴儿的生活
第一部分共分为四个章节
第一章迎接宝宝的到来
第二章正面管教的原则
第三章神奇的大脑
第四章了解你的孩子
迎接宝宝的到来:从宝宝出生的头几个月引导我们如何做更优秀的父母,让我们看到正面管教的原理是如何在育儿的生活中运用的。
这个过程首先要明白爱是主题,一个家是什么样不重要,无论它以何种方式组成,它最终的模样取决于你有勇气把它塑造成什么样,拥有智慧、耐心和爱,就能够塑造一个让孩子感到安全、安心并自由成长和学习的家。
养育是父母双方的责任,当我们的身份变成父母时,意味着增加了各种新的角色的责任,尽管养育的过程会遇到很多的挑战,父母双方很少会在如何养育孩子的问题上永远一致,比如一方更赞同和善,另一方更赞同坚定,这时候别忘了,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基石,我们可以共同学习,学会和善与坚定并行,知道当犯了错误的时候如何纠正,并且这将能够教给孩子知道错误能为学习提供极好的机会。这一点对我们家来说也是比较困难的,比如一个永远也不配合的爸爸,在孩子成长的头三年,做出了错误的示范,偶尔能陪伴孩子已经是谢天谢地。
我们总希望孩子按照我们想要的样子成长,却忽略了孩子的行为,有些甚至我们觉得是“不良行为”的,更多是和她的成长阶段相称的行为,这本书告诉我们,正面管教是建立在教、理解鼓励和沟通的基础之上的,而非惩罚,惩罚不用多解释,管教的目的是帮助孩子通过他们所做得事情来学习。
很多父母可能觉得有些事情必须通过惩罚来解决,我觉得这只能解决短时间内的问题,长远来看,惩罚式的管教不会带来正面的结果。
正面管教的原则:这本书的初衷并不是教我们如何如何管教孩子,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独一无二,书中的方法并不适用所有的情况,它是帮助我们拓宽思维模式,建立新的思考方式。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想过:
那么换个角度
这种思维的转变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长时间的情感联结,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对于孩子的教养过程中遇到的短期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觉得在孩子头三年的成长中,我是介于两种思维模式边缘的人,这个问题在于自己,情绪化太过严重,所以到现在对于孩子的管教还是会遇到瓶颈。
正面管教构成的因素包括:
相互尊重
理解行为背后的信念
理解孩子的发展和适龄行为
有效的沟通
能教给孩子技能的管教
专注于解决方案而非惩罚
鼓励
孩子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的更好
我觉得这些个因素怎么也适合工作中的我们呢?
应当避免的管教方式就是惩罚,包括威胁、警告、贿赂或说教,这些方法都是不尊重的,把需要转化为有效的行动更为直观有效。
从出生起孩子就有四种基本需求:
1归属感(情感联结)
2个人的力量和自主(有能力)
3社会和人生技能(做贡献)
4和善而坚定的指导,教给孩子技能的管教(以尊严和尊重的方式)
我们始终不能忽视的就是情感联结的重要性,它对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书正式围绕这一点对孩子的需要给父母做了正确的引导,在后面的章节中会有更为详细的内容。
神奇的大脑:孩子两岁时,其大脑的突触数量与成年人的已经相同了,到3岁时,孩子大脑连接数量就相当于其父母或者照料人的两倍,到10岁时,开始修剪未被充分利用的突触,在青春期开始第二波修剪和生长,我们的大脑是一直在生长的,孩子出生的头三年是尤其重要的,孩子对自己以及周围的认识和决定,会变成其大脑回路的一部分,对于某些能力而言,大脑发育是:用则进不用则废的,所以在早期学习的刺激十分有必要,比如视觉和语言的发展。
关于一个孩子会通过基因继承某些特点和性情,但这些特点主要将如何发展取决于后天的培养,所以头三年比较重要,孩子要学的东西,头三年在识字卡或者电子设备上是找不到的,更重要的是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的爱,关照,玩耍和养育,是影响婴儿或学步期孩子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如何培养成长中的大脑,以及拥有这个大脑的孩子,书中也给了详细的介绍,比如对宝宝做出回应,抚触、说话和唱歌,和孩子一起玩耍,鼓励宝宝的好奇心和安全的探索,让宝宝有自己的时间,要教孩子——永远不要摇晃或者打孩子,照顾好你自己,仔细选择幼儿园,喜爱并欣赏你的孩子。
这些方面我觉得我做的不足的就是没有照顾好自己,可能有打过孩子。在这两方面我是到现在才意识到的,最近在和孩子的相处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感觉孩子总是在讨好我,是因为我太过严厉,这也正是我重新翻看这本书的原因。
了解你的孩子:进入你的孩子的世界,我觉得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和大人完全不是一个脑回路,这正是我们不能总要求孩子和我们拥有同样品质的原因,当你和孩子用心沟通时,你会发现所有的哭泣和无理取闹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孩子是通过“做”来了解世界的,所以做给她看永远比说教管用。我有时候确实会感觉语言或者说大吼永远要比行动先到,也感觉到了这样的方式对孩子有了不好的影响,我感觉成年人总觉得语言比行动更快更便捷,所以喜欢动嘴而不行动,也大概是人们越来越懒的原因吧,孩子总是聪明的,爱模仿的,所以现在问题暴露了,也是同样的方式回馈你,你会是什么想法呢?
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给父母一个预防针,你会看到家有孩子后一切的变化,会了解原来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的不仅仅是爱,会明白养育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需要有一定的心里建设,我们该做什么样的准备,看完这一部分内容,我们一定会从中得到不少启发,无论是我们为未来所做得准备,还是发觉已经做错了的,在接下来的阅读中,都会给我们更为详尽的指引。
这部分内容我大概读了半个小时,一边读一边标记或者记录灵感,再写读后感的时候继续翻阅一遍,对书的内容主旨也就有了更多的认识,我的读书方法也不算快速,对我来说,至少可以学以致用,不会再像以前一样读完了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