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经典】第200期,书写白居易(唐)《放言五首其一》。
原文: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释文:
谁可以区分白天和夜晚,过去和现在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世人只是上了假圣人的当,去爱臧生那样的人,有谁知道世界上还有甯子这样装傻的人。尽管萤火虫有光,但它毕竟不是火;虽然荷叶上的露珠是圆形的,但它并不是真正的珍珠,如果不去烧木头来照亮车马,那么可怜的光彩又有什么不同呢?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本期参加书写者:
郝乙、常方、陈长水、崔明山、党晓山、董平立、洞庭老龙、樊朝阳、李文、刘国华、刘阳明、刘岳生、陇上墨言、梦回唐朝、谭琦英、汤乐、万海滨、王海彬、姚淑芳、姚昱平、昝财川、邹忠诚、原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