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抢占心智》的第2章,刚好想到一个做电商的亲戚王五(化名)的故事。
王五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做过网管。做了几年后,他感知到电商的兴起。有朋友告诉他,做电商可以去杭州,那边有四季青批发市场,还有丝绸批发市场,拿货比较方便。于是他就转移到杭州开起网店。
但是服装类网店竞争太激烈,刚开始他找到一个竞争小一点的细分领域--女式丝绸衬衫。于是他的网店起步了。
因为丝绸类服装的用户基本上是一些是年纪偏大一点的女性。所以他思索着可以一个新品类-中老年服装。当时市场上做这个品类的并不多。他注册了商标,开出了两家店,分别做中老年女式和男式服装。
开通了直通车等引流的办法,很快就起步了。之后一年他用于引流的钱就要几百万,在时间窗口内进行饱和攻击。通过这种方法他开始做的很不错。
按江南春定位思维,他应该将自己的优势放大,打响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占据用户的心智,做到细分领域的第一。并聚焦自己的业务,让自己更专业、更专注。
但是王五做了两家中老年服装起步后,他想着拓展一下新业务。刚好直播、网红经济兴起,于是他就想高薪聘请一位主管做起来这方面的业务。
这可以说跟他原来的业务毫不相关,在这个领域并无相应的优势。消耗了一两年时间,并无起色。
去年开始丝绸原材料大幅涨价,他发现他原来的中老服装店铺月销量少了很多。原来一些新开的店,为了把销量做上去,基本不赚钱的在做。他又错过了利用自己的特性,把自身优势无限放大,抢占用户心里此门类第一的时间窗。所以他现在发现生意越来越难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