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过来》自序
小说《一起走过来》初稿今天脱稿,整整花了十三个月时间,断断续续堆砌二十万字,终于有了一种破茧而出的释怀。自己觉得故事还算比较完整,可读性也不错。今天开始边修改,边校对,边发表,将陆续在《简书》专栏里以小说连载形式面向广大读者,期待给大家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
16年元宵节刚过,和我合作的道仁兄给了一次免费学习机会,那就是《教练技术》。说心里话,自从10年之后自己再也没有参加过像样的社会课程学习,对于社会上各种培训实在不敢苟同,不是自己有多超脱,而是因为每次听完课后冲动,回家后一动不动,浪费时间和金钱,收获实在可怜。
这次道仁兄推荐这个学习机会,原本对《教练技术》并不感兴趣,因为05年自己就差一点走进《教练技术》课堂,也许是缘分未到,终归没有参与。期间或多或少也参加过类似学习,对教练技术也有一知半解的了解;再说身边学过《教练技术》朋友不计其数,没看出他们学过《教练技术》之后有什么样变化。所以道仁兄开始建议自己去学习时,内心是抗拒的。后来他的一句话才让自己下定决心去参与,他很中肯地对我说:“我很想在教练技术领域有所发展,你参与一下,也能从你企业战略规划角度来帮我参谋一下,我是不是值得在这个领域发展。”基于自己这样自以为是的虚荣,欣欣然走进了教练技术学习课堂。
一阶段课三天前的下午,一位教练技术平台客服给我来了电话,做了一次课前辅导,这是之前学习没有经历过的,也觉得挺好奇。客服在电话里问我有没有准备好,如果没有准备好不建议参加,这种套路式提问,一下子让自己无比反感,没等对方说完,就挂了电话,内心彻底否定。还是道仁兄再一次给我电话,告诉我“你在乎的是学习的收获,何必在乎人家用什么方式呢?”又推了我一把,也正是道仁兄的坚持,才没有再一次和教练技术课程失之交臂。后来学完整个课程才明白,人家说的教练技术只是人家的说法,并不代表教练技术本身,只有自己真实体验过了,才明白教练技术本身和他人所说的教练技术具有天壤之别,体验才是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一阶段四天课程,几乎在迷迷糊糊中度过,除了中间互动环节,不是在打瞌睡,就是在笔记本上画小人,李晓健导师满头银发的形象是我唯一深刻记忆,其他课程内容几乎没有听进去多少,后来做了两次助教才真正明白一阶段课程内容核心。当然一阶段学习期间小组同学互动挺开心,也是自己有意愿继续走进二阶段课堂的原因。
二阶段那种黑色的凝重,着实让我郁闷了好久,尤其是徐慧芯导师给我贴了一个“糟老头”的标签,让自己久久难以释怀。原本觉得自己还挺年轻,之后照镜子成了生活的常态,这个阴影到现在还在内心深处挥之不去。也是因为有了这么大反差的摧残,让自己幡然醒悟,从此以后总在时刻提醒自己要把握时光,想拽住流淌的岁月成了另一种纠结。学习过程没有令我太多留恋的地方,无非是一些情感释放类游戏,也有过几次感动,情不自禁掉过几次眼泪,可瞬间又恢复平静。后来在做二阶段的助教时,才能更理性看待一个人在固执时的可爱。
三阶段才开始决定好好学习,对于目标树立和坚持是自己天性的激动。原本想在三阶段展示一下自己做事雷厉风行的风格,恰恰是三阶段经历看清了自己的固执、桀骜不驯、情绪起伏和狭隘的认知。每一次大小组会,每一通教练电话,每一个事件活动,中间很多人情绪失控,感情崩溃,做事不顾前后,都成了这一次学习的经典记忆,因为有了冲撞和不如意,开始让自己不断觉察,也加深了和团队成员的情感链接。一百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是一生经历浓缩,如果把一百天当成一生来看,所有人生片段都在这里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
看见了过去的岁月,也看到了未来的时光,正是这一百天学习改变了自己人生轨迹,终于可以觉醒着走每一步路了。
三阶段尾周结束时的最后一个晚上,在山上下来的那一刻,决定把这段故事写下来。当把这个想法告诉同学们时,整个团队都极其兴奋,百分百支持,也希望通过小说回看自己的经历,留存自己这段爱恨交加的生活片段,成为一种有特别意义的纪念。
本以为写小说很轻松,没想到一提笔,怎么也圆不了整个故事,整整准备了一年才动笔开始创作,中间好几次都想找个理由放弃。可答应团队要出一本小说的事已经说出口了,决不能食言,也正是有了这样一次公众承诺,无时无刻都在催动着自己坚持写完这本小说。这里再次和团队所有同学说声对不起,原本一年就要出版的小说,现在过去两年了才和大家见面,敬请各位同学包容和宽待。
为了写好这本小说,自己几乎成了教练技术领域专业人士,不断参与教练技术平台各种活动。什么场外助教,面谈教练,一、二阶段助教,共托活动,团长会议,团感活动,毕业典礼,甚至送海星、接海星,反正一有时间就和教练技术平台教练们或者学弟学妹们互动在一起。慢慢成了潜移默化的行为,久而久之,小说还未完稿,却改变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居然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期间,自己开始研究四十年美国教练技术发展史,参与更多教练技术其他课程,也给一些教练平台做企划方案;认识了中国教练技术行业宗师和二十多年来浸淫在教练技术领域各位大咖;再次深入研读心理学课程,系统了解中西方哲学史,涉及现象学探索,精读国学经典,参禅学佛观心,更是清心寡欲深度研究《易经》,不经意间提炼了教练技术领域独有的5D商业教练实践系统模型,让自己的事业多了一个创造领域。
很多时候,原本并没有想到的,恰恰是因为一个不经意间的决定,改变了生命轨迹。欣赏、付出和信任的行为,激发了激情、承诺和负责任的心态,开启了创造、感召和共赢的局面。翻来覆去看《人本教练》,激发灵感,改变认知,明白了人性本源。由衷感恩《人本教练》作者梁立邦先生和黄荣华女士,因为他们永不放弃的情怀,教练技术在中国大地上涌现了无数坚持者、追随者、变革者,改变了无数个像我这样曾经超级自以为是的社会人。
这是一个超级可爱的群体,这里有欢笑,这里有哭泣,这里有许多无法释怀的依恋。也许社会上周边很多人不理解他们的举动,但因为自己感受到灵魂深处的逸动和时刻变化的行为,实实在在存在和发生的一切改变了很多人认知。TP2狮王团,上海三明教育(创建时为元德)平台的第一批大部分学员,三十二个人,是小说主角,他们的变化浓缩了整个教练技术参与人员的精气神。很多同学离开教练技术行业时间久了,又回归原来生活轨迹,但回想起曾经的经历,依然美好,依然流连忘返,依然情不自禁想起那时的可爱和真情。
小说终于开始逐渐面向大家,每个人自己带着心情去阅读,链接故事的精彩纷呈。因为是小说,就必定有艺术加工,小说里所有角色名字都是作者根据情节需求另外取的,不代表故事中名字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存在。中间很多情节与真实生活似有雷同,也有向左,这都是故事里角色的故事,而非现实生活中人的事件,请勿对号入座。
感谢自己下定决心写这本小说,感恩上海三明教育平台TP2所有同学的支持和关注,感恩教练技术行业所有参与人的坚持,也感谢所有理解或者不理解之人的包容和不包容,感谢时代给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才有了这本《一起走过来》小说诞生。
第一次写长篇小说,请允许我称之为小说,不和任何专业作家做是非探讨。这只是一群人在纸上留存的一些故事,通过小说,成为艺术化的人物而已。
最后特别感谢吴越同学为此小说做系统校对。
2018年11月7日星期三于枫泾玫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