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现在开滴滴一天能赚多少?”
师傅叹气说:“不说赚了,不亏就算不错了,一天下来,累死累活的,也就挣个吃饭钱。”
“不是吧!我听说有的滴滴司机月入万元,怎么现在赚的这么少?”
师傅说“那是以前,现在日头不对了,以前滴滴对司机的补贴很高,努力的话一月也可以搞到七八千,现在补贴越来越少,算上油费等杂七杂八的费,到手的就更少了,好多老朋友都转行了。”
“哦!师傅你怎么看网约车新政?新政给开滴滴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吧!”
“我是本地人还好,反正补贴少了,赚的也不多,不过新政对外地人来说,确实是个麻烦,你想啊!以前顺着这股潮水,还能赚到钱,现在钱没赚到,可能连车都要卖掉了,周围的很多司机都是外地人,专门买了车来城里开滴滴。”
“国家政策出来了,还是先看看再说吧!钱赚的少,但比工厂打工自由啊!我这个岁数,又没文化,不开车能干嘛?”
以上是笔者与一个老司机的对话,从他的话中,不难看出滴滴也不是那么好开了,曾经引爆互联网的网约车热度正在降下来,并且这种降温的趋势随着网约车新政的执行,还在持续下去,网约车市场正在迎来第一个寒冬,这个寒冬可能会是漫长的。作为网约车的领头羊滴滴在这个寒冬会不会流泪?可以说是肯定的,并且会流血。
不过滴滴毕竟是网约车平台的老大,新政虽然对其有诸多限制,但也只是减缓了其扩张速度。特别是京沪深这些大城市,考虑到城市交通、城市管理以及本土出租车市场的利益,加上滴滴自身扩张速度太快,旗下的网约车司机素质良莠不齐,给市民以及有关部门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所以这些一线大城市对滴滴不太友好,对网约车限制严厉了点,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你”只想着赚钱,却不去想为城市做出一定的贡献。交通出行压力,城市的绿化,本地司机的就业等问题谁来解决?
柳青说的“我们永远保持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放在当前新政陆续在各地区执行的节骨眼上,再合适不过了。再结合滴滴前段时间与有关部门博弈的失败,以及后续官博上的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工作,规范安全管理,看起来一切都尘埃落定。
滴滴面对随之而来的市场寒冬,没有任何办法。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感加上媒体的渲染,一下子诞生很多疑问,滴滴还能撑多久,网约车该何去何从,甚至上升到民生国计的高度,网络上每天都在有关滴滴的口水战,从事实出发,作为一名有素质的网民,大家都知道,无论是滴滴还是其他平台的网约车,他们抢占市场,挤兑传统出租车的措施无非就是烧钱,跟竞争对手展开烧钱大战,最终将那些资本不够的对手活活拖死。
当然烧钱只能是一个竞争思路,如何将钱烧的有价值,烧的比对手慢,烧的比对手值,烧的让老百姓高兴,这就涉及到“术”的层面了。有人说,过程比结果重要,这句话本身没有问题,但在资本、市场、利益的互联网+时代,结果往往比过程重要,“你”重不重要还是得看市场选择,也就是结果,毕竟资本的本质是狡诈的,投资只是为了更好的获利,在这个过程中,损失一点,对于“投资方”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从这个层面来看,滴滴是资本的选择。它的成功是资本逐利的成功,你可以说它是泡沫的,但它的的确确成了打车市场龙头,是中国共享经济的先驱者,而且做得不错。关于“泡沫论”的争议,马云的电子商务和中国房地产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复。所谓你倒了,明天还有千千万万的你出现,对还没发生的事情,根本就不用去管。
滴滴虽然暂时遇到了危机,但危机往往带着商机。以前通过低价和降低身份的便捷服务手段,当中夹杂着恶意的不正当竞争,占领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滴滴必须转变自己的运营模式,迎接新政的挑战,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规范其已占领的市场秩序,从海量的用户(包括司机和企业员工)中,筛选优质用户,逐渐形成BAT式的大企业工作模式和素质。
摒弃的低价位的恶性竞争方式,拿出乘客和司机是上帝的服务态度真正为大众提供永久性的便捷服务。这样的滴滴,这样的网约车才是我们所期待的。
但很遗憾,滴滴发展的太快了,作为一个市场估值几百亿的公司,与BAT相比还太年轻,文化底蕴基本为零,从它做出的种种举动,很难想象滴滴会真的注重服务的质量,而不是量的累计。当然这种情况滴滴高层显然早已预见,但滴滴作为资本的宠儿,形势不好时就会成为资本家捞钱的傀儡。
比起网约车,资本家更看好网约车带来的共享经济,而滴滴只是资本的棋子而已,它倒了,要不了多久,又会出现新的“滴滴”。只不过是资本换了一层皮而已。最终受苦受累的只会是广大依靠载客生存的司机以及为上班挤破公交的平民百姓。一将功成万骨枯,受伤的永远只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