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这是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歌谣。
其核心是倡导助人为乐,教育我们应心怀善意。
扶老人家过马路;捡到东西要交给警察叔叔等等
但你不知道的是,有时候帮助他人也需要一定的方法。
盲目的去帮助他人,有时候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可能别人还会怪你多管闲事。
一个人是否值得帮助,怎样帮助都是需要自己经过思考的。
事有轻重缓急,有些情况你可以仔细地考虑好再出手,但有些情况则需要你快速的做出决策。
但不论哪种,你都得经过大脑的思考才能出手。
而不是看见别人有需要就一股脑的直接就冲上去帮他,那样不仅唐突,有时候自己还会吃大亏。
助人自助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帮助他人的最高境界其实是助人自助,也就是帮助他人自己去帮助自己。
说起来容易,但没有一定的能力,必然是做不到的。
正像古代的圣人,于三言两语之间,便可点醒他人。
这之间圣人只是说了几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其中真理,还得自己参悟。
悟到了,那是你的本事;悟不到,就像聊天一样也就过去了。
这样的帮助既不会失了分寸,也不见难堪。
有分寸感
有些人在遇到困难时会很渴望能有个人来帮助他走出困境;
但有的人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他们希望靠自己走出困境。
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这就是这个世界有趣的地方。
其实上面说到的那一类想要自己走出困境的人,他们并非不想有人来帮助他们。
而是他们不希望有人刻意、主动的帮助,他们想要获得的是无意之中的帮助。
也就是有分寸感的帮助。
这类人大多自尊心很强,而且也比较敏感,社会上这类人并不在少数。
其实有分寸感的帮助,就是在别人身处风雪中时,能为他送炭,还能体谅他的不容易。
虽说送炭容易,但体谅难啊!
绝大多数人,只有在别人遇见的困难是自己曾经也遇到过的情况下,才能感同身受,才会体谅他人。
只有体谅他人,才能做到有分寸感的帮助。
不带负面情绪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接受他人帮助时,你希望别人是和蔼可亲、面带微笑。
那么他人肯定也是这么想的,他们也同样不希望你带着不好的情绪去帮助他们,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要你的帮助。
因此,你需要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帮助他人,是满怀善意的。
这样,即使你的分寸感没把握好,他人也会感激你的善良。
面带微笑提供帮助,将得到十倍回报。面带不悦的帮助是一种侮辱。
不要以为他人没这么敏感,在其中细节把握上真的很重要。
你的情绪在帮助的过程中是很容易被对方捕捉到的。
想必每个想要帮助他人的人,一定也是本着内心的善意去的。
很庆幸有这些人的存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感谢那些恰到好处的人心。
结语
你的伟大不在于你能帮助多少人,而在于多少人乐于接受你的帮助。
而那些不乐于接受你帮助的人,说明你在帮助他们时并没有把握好分寸。
让他们感觉到了不舒服,他们也就不再希望得到你的帮助了。
不要以为没有这样的人哦。
其实还是有一些人会把你的好心当成驴肝肺的。
但有些时候确实也是自作多情了,可能别人压根就不需要帮助。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被帮助之后,不仅不会感谢你,还会抱怨你多管闲事。
助人自助,这是最好的助人方式。
有分寸感的帮助,让他人不反感、不讨厌。
有善意的帮助,让他人感激、欢喜。
愿今后有贵人助你圆梦,也愿你今后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