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加入泽宇读书会第五天,继续为大家解锁新的内容。心理学有一个自证预言效应”,自证预言指的是我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正确与否)会影响到我们之后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真的实现。就是说,当我们心里有所期待、有所担忧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会非常的在意,越在意我们的注意力也就会越集中,也就更容易发生。
育儿过程中,你经常会被孩子得寸进尺的要求“绑架”,或者是孩子缠着你“讨价还价”,这时很容易点燃我们心中的怒火,。
“妈妈,我想吃十颗糖。”“不行啊,五颗总可以吧?”“那三颗呢?好不好嘛!”全天下的孩子似乎都一样,天然就会这一招,看动画片、吃零食、买玩具,只要遇到他们喜欢的事情,总是会与家长陷入没完没了的“讨价还价”。父母到底该坚持立场呢,还是给孩子让个步皆大欢喜呢?
1.孩子讨价还价完全不好吗?
作者讲述了自己孩子的故事,尽管严格把控全家在孩子面前不吃甜食,但发现孩子对甜食的热情根本挡不住,刚开始是尝一下,到后来“妈妈,我现在可以吃巧克力吗”“妈妈,我可以再吃一颗逃跑吗?”孩子开始一步步试探大人的底线,想方设法地争取多一点点尝到甜味的机会。
发现孩子讨价还价,努力争取多吃一块糖、一块蛋糕的时候,真正让孩子感到满足并快乐的,是掌控感。对于他们来说,多数的掌控活动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为了达成某个目的和大人“讨价还价”,是孩子与外界联系变强的表现。从最初掌控自我,到掌控外物,再到试图去“掌控”他人,孩子再这个过程中会逐渐成长。
2.如何促进这种成长呢?
有一位程序员爸爸,他的做法引起作者的共鸣。因为班上孩子很多都有电话手表,他家小孩也想要一块。但是买哪款呢?小孩当然想买最好看最贵的,但妈妈觉得买个能通话的就行,于是两人开始了拉锯战。
作为一个冷静的程序员,爸爸给小孩指了另外一条路。爸爸要求小孩自己先去做一份调研报告,统计一下班上同学的电话手表都是哪些品牌、一共有多少种品牌、好朋友们用的又是哪款(因为同品牌的才能互相打电话),然后再和妈妈商量。
最后,当孩子拿着统计结果说“妈妈你再考虑一下,我们可以一起选”的时候,妈妈非常吃惊,虽然知道肯定有人“助攻”,但也对孩子“刮目相看”。这次全家人的意见很快打成了一致,他们选择了调查评估后最实用的一款。因为得到了父母的尊重,在调研过程中也加深了对电话手表的认知,孩子不再任性要求买最贵的那款,“手表之争”就这么轻易解决了。
这位爸爸的智慧做法,让作者很有启发,面对孩子吃甜食这件事,遵循一个原则:不放纵、不严禁。
3.每个挑战,都是一个长大的机会
孩子就像大人的一面镜子,对于大人的套路,他们总是学得很快。但我们却常常忽视了孩子其实也有自主意识,讨价还价标志着这种意识的萌芽。
讨价还价在某种程度抢能够体现孩子与人协作、主动沟通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精英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其扼杀孩子的讨价还价的机会,不如把他们的争取心和谈判气势慢慢引导到正途上去。
当孩子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获得被认可的机会,他的自信和自尊才会逐渐建立。最重要的是,当孩子面对自己的渴望敢于讨价还价,而不是唯唯诺诺,就意味着他清楚地知道,无论自己的诉求最终会被父母接纳还是拒绝,他有权利说出来。
从主动提出到能和父母互相协商、达成共识,这不仅意味着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过程有效更证明了家庭教育获得了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