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与同事的对话:
同事甲:我周末在家里不用煮饭,看着一个孩子就很累了。
同事乙:我周末在家里可以睡懒觉,我老公带孩子。
同事丙:虽然我与老公两地分居,但是老公一放假回来都能至少呆二十几天,而且主动洗衣做饭。
我:我周末都是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既带孩子又做家务。
甲、乙、丙皆投来同情的目光。
以前我在与同事的聊天中,总能感受到自己的可怜之处,并且我的情绪也常常被他们所影响,而现在他们对我的可怜同情并不影响我的情绪了。
我现在反而很享受周末被俩娃虐待的时光。
假如婆婆在,我要按照她的饮食规律给孩子安排食物,还得在她的监督下消耗很多的时间。
假如老公在,我除了要做家务照顾两个孩子之外,我要额外照顾一个大小孩的胃,增加了很多工作量。
假如婆婆和老公都不在,我早上可以等到孩子醒了再起来做早餐,这中间的时间我能专心看书,等孩子起来之后,我基本上以照顾孩子为主,首先泡奶粉让他们垫垫肚子,然后下锅煮稀饭,隔一个多小时让他们吃稀饭,然后再休息一两个小时,他们两个自己玩,我这一两个小时主要做家务,准备午餐,午餐结束后,带他们午睡,他们午睡的时候我能看书,如果他们不午睡,那我就陪他们玩,虽然挺累的,但是他们当天晚上会早睡,基本上8点多就能睡着,那么8点多过后我就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了。
假如婆婆在,她更多的是扮演一个监督者的身份,有时帮忙煮一顿饭,80%的事情还是要我自己做;假如老公在,他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客人的身份,睡觉睡到自然醒,陪陪孩子玩耍,90%的事情还是要我自己做。既然他们在,我仍然要做80%以上的事,我宁愿选择做100%,然后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
在这件事情上,我以前的关注点是放在老公身上,我期待他回来与我共同承担抚育孩子的责任,而他每次回家只想休息。现在我在这件事情上的关注点是放在如何平衡孩子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带孩子太多的琐碎事情,几乎占用了我所有的时间,这一度让我非常烦躁,选择孩子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而且不得不选择孩子,毕竟他们是我的亲骨肉,因此我在平衡孩子与时间之间做出了些许的调整,并取得了我认为还算满意的结果。
周末是我的写作时间,而写作需要独立思考的空间,吵闹的孩子让我根本无法写作,在看了《进化心理学》中的“互惠式的利他行为”时,我开始尝试带两个孩子去城堡玩,在城堡中他们与其他孩子互动,玩得不亦乐乎,而我只需要坐在外面写作,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写一篇复盘,通过这种方式,我和孩子得到了双赢的结果。孩子们基本上每天中午会至少午睡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也是我写作的时间,但是有时候孩子们不午睡,我只能给他们准备点心和水果,陪他们玩或者带他们出去逛一圈,不过不午睡的孩子晚上8点多就睡了,因此我仍然有一段时间可以用来写作。
我现在学会如何与两个孩子共处,有时候需要运用一些技巧,有时候确实忙得人很烦躁,特别是在天气热的时候或者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我始终相信人的潜力是无限的,环境会驱动我们做出相应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