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当今年轻人最常见的感受。
上课没学到东西,心累;作业期限又到了,又焦虑又累;上班一天,下班只剩下累;晚上睡不着,把自己弄累助眠......
现代人的压力太大了,仿佛不累就是在虚度光阴。但大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累是无效率的累,一天下来,又累又焦虑。而那些累得开心的人,往往是有效率的累,不仅真正完成了事情,内心的满足感还能够消除一定的焦虑,获得的成就感也能刺激我们的大脑分泌多巴胺,使我们感到快乐,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正反馈机制。
这也是为什么,蹉跎光阴的人总是在焦虑中一再拖延,而效率高的人往往能像滚雪球一样取得更多成就。
以前,我也是无效率的累,但自从观察和学习了身边的几个卷王之后,我总结出了三个小技巧,通过这三个小技巧,我大大提升了自己的效率。现在,我想将这三个小技巧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为大家摆脱无效率的累提供一点帮助。
1、善于计划
善于计划,就是给自己的未来几天甚至几周安排具体的事情去完成。
很多人喜欢等到最后的ddl再开始着急忙慌地去做事情,但这样的状态有两个弊端。
其一,临到截止时间,心容易慌,时间可能不够,最后导致事情完成得不够好。其二,长此以往会使自己习惯于混乱的生活,但一混乱就容易把事情忘记,等到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没办法弥补,更使自己失去长期做一件事情的能力,什么都指望最后使劲那一下子。
第一点和第二点都会造成最后完成的质量不够好的结果,如果人长期接受的是这样的反馈,自我评价很可能就随之不断下滑,最后像摆烂一样,越摆越烂。
善于调节也是善于计划的一部分,不管是什么样完美的计划都需要一定的灵活性。人们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事实也常常如此。善于计划不仅意味着善于合理地给自己安排事情,还在于拥有灵活的心态转变,不能在计划被打乱的时候钻牛角尖,陷入情绪漩涡。
2、说到做到
计划是自己跟自己的承诺,完成自己列下的计划,是自己的一种契约精神,一种自律。
从想法到行动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叫做执行力。没有执行力,所有的计划都是空中楼阁。
最开始有意识地摆脱无效率的累,我也面临这样的难题。比如说,有一天我上午的计划是早上八点半起床,九点之前听新闻播客做早餐吃早餐,然后记半个小时单词,正好到快到上课的时间,就去教室上课。
结果早上八点二十闹钟响了,我想再睡十分钟,十分钟到了,我却还不想起床,放自己一马又睡了二十分钟。九点半潦草吃了早饭开始记单词,但是睡眠状态不好感觉记的效果也不理想,最后上课犯困走神。一上午的计划就这么废掉了。
如果计划是合理的,不去完成计划不仅会导致进度落后,效率不高,还会导致更多的焦虑和自我否定。
为什么做不到?犯懒,“哎呀不想起,再睡一会儿”;拖延,“等一下去完成应该也没关系”;不够专注,“欸这个视频真有意思(点开)”,但归根到底,还是执行力不够。
提高执行力,首先要改变观念——计划不是想法这样一秒一换的东西,既然列下了计划,就严肃对待它。其次是改变环境,尽量减少周围环境对自己的干扰,营造能够让你专注的氛围。最后就是设立目标,追求把计划中的每一项都以最高效率、最好质量完成。
3、定期复盘
精心经营一段生活之后,通过复盘,我们能更直观地看出自己做得好的、不好的地方,也更能看到自己的成长,确定下一段努力的方向。
复盘就是把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通过各种形式再现出来,可以是vlog、每日计划的记录,或者是借助软件呈现出来的统计图表等。
在我个人的坚持复盘中,我感到自己能够在一个后置的时间点,清晰完整地看到自己那一段时间的经历,让我有种“我有在认真生活”的感觉,很美好,也很有成就感。
当然,复盘的重点在于磨合计划和实施计划的人。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能够做到怎么样,但事实上非常难,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调整计划,给自己一点继续成长的空间。
总而言之,无效率的累真的是一种消耗精力、消耗情绪的状态,从无效率的累到有效率的累,我们不仅完成了更多要做的事情,还让累更有意义了起来。其实,生活本身也是一场庞大的计划,希望我们都能既高效又开心地把这个计划完成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