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将篮子装满,而是一个将灯点亮的过程。那么我们如何通过教育通往幸福呢?今天为大家分享的书是由三川玲和白滔滔共同所著的《通往幸福的教育》,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家庭都需要教育,同时每个孩子都可以做的更好的方法。
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以某种方式活着,也即我们常说的生活方式,所以生命最可贵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目前信息时代知识已经不能为某个机构所垄断了,对个人的价值认可越来越不在于学校和学历,兴趣的发掘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途径有多种选择,那么,对于学校教育的观点,学校作为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已经不适应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了,学校还会在很长时间之内存在,但肯定要发生巨大的变化,未来一个阶段的学校将会是实体学校和在线教育的结合体,学习要以孩子为中心,学校将不再是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机构,因材施教会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这会是未来教育的。如果学校不能为孩子真正的成长负责,家长一定要学会给孩子真正的教育,我们家长与其追逐名校,名师,不如增强自我学习的途径和能力,以此来应对未来。
01、毕业20多年感受
每个家长都期待着孩子经过十年寒窗苦读之后,可以鲤鱼跃龙门,但是我们的生活当中真的只有这样一种成功的逻辑吗?
毕业20余年后的感受
感受1,人生并非环环相扣,敲门砖并不可靠;
感受2,真正决胜千里的是一些不用考试的能力;
感受3,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成功,人生成就并非来自优胜劣汰,幸福的来源参差百态;
感受4,亲密积极的家庭关系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投入;
感受5,不按自己真实意愿生活的,人生沉没成本非常高。
我们家长可以建议孩子多读书,因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02、家长担心阶层问题
太多的家长又担心孩子成人后的阶层不理想,所以拼命的以经济基础为目标,而忽视孩子的教育,事实上人所处阶层不是以经济条件,而是以精神气质和生活方式划分的。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和阶层无关和观念有关,父母没有必要为孩子做出的阶层负责,做好我们该做的就好。
03、目前教育三大困境
目前有三大教育困境,家长该如何破解,困境一,应试教育体系最大的危害是僵化头脑。
首先,课堂学习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而已,却不可以以此来涵盖所有的学习,现在获取知识的渠道实在是太丰富了,第二,考试只是测评测某些方面的能力而已,千万不要因为孩子一时考试成绩不好,而过分的批评和打击,第三,被动的学习,逼迫式的学习其实效率很低,就算孩子因为种种压力而获得一些成绩,也不会稳定,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对自我的信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而一个人一生之中只要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就不难取得成就。
啥是应试思维?它就是别人给你出题,你来给答案,答案有标准,而且这个标准在别人手中,成绩会被比较。
真正的学习是以学有所成为目的,而不是以靠近某个学校为目的。我们作为家长可以为孩子首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阶段性的成绩更重要,第二,兴趣爱好的发掘比全面优秀更重要,第三,知识的真正掌握,比考100分更重要,第四应试体系下的大学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那么我们面临的第二大困境是什么呢?教育资源不公平,不逃离,不抵制,努力营造小环境。
现实的情况,一是地域上不公平,二是 经济上不公平。不公平教育的核心其实是孩子而不是学校,合适的学校比最好的学校更重要,(让我想到了二八原则)家长首先要消除的是名校,名师情结;切实做出努力比强调外部环境更重要,弄清楚什么是对孩子最重要的,然后坚持下去。也就是说,关键不在于外界环境,而在于家长的内心。
我们面临的第三大困境是:父母不是投资人,生产商,牺牲品。
中国的父母,似乎是全世界最为重视孩子教育的,但是很多家长却过多的强调了学校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基础也会随之有些失之偏颇,首先家长做好家长的角色,不要越界;第二,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可以幸福;第三,家庭教育就是家庭生活,家庭教育首先是陪伴亲情,让孩子有安全感,其次是品格和个性习惯的培养;再次,共同学习,一起成长;最后才是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生活环境,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了。父母对孩子最好的付出,是做好自己。
04、家长要做些什么呢
说了这么多,我们到底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呢?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最普通的家长,都可以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家庭给予孩子的教育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那么我们作为家长在现有的教育环境下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呢?
首先,有很多时候多数的并不就是对的,顺应并不意味着就会占便宜。切勿盲从!
其次,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对某些暂时的事情要阶段性的忽视。就比如说小的时候学拼音,当时孩子可以做不好,读不好,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就会了,也做到了无师自通。
最后想说没有自我的孩子没有前途。这不是危言耸听哟,孩子的自我认知和独立思考能力是最宝贵的,适合才是最好的。
如何开始呢?首先在各种教育理念中,有一种大的趋势存在,作为父母要尽量的抓住这种大的趋势,同时考虑现实的情况,然后作出判断确实适应自己孩子的教育理念,要多学习、多体验、多比较,收集好的方法。中国的教育理念有几个不太好的现象,第一是过于拔高,第二是过于教条,第三是过于从外和从古面对不同的教育理念,家长要有足够的自信,面对自己的孩子,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教育只能靠自己去改变。
教育的宗旨是要让每一个人在享有受教育机会的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的价值。成功是有绝对标准的,幸福没有绝对标准,成功的路是单一的,幸福的路是多种多样的,成功可以定制,幸福是不可以定制的,成功跟竞争相生相伴是属于少数人的,幸福跟你没有关系,再多的人获得幸福也不影响其他人的获得。为了我们的幸福,请接爱这本《通往幸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