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练功易,老来学艺难。”
换成诗家语,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都是说少小要努力的意思,还都强调了小时候是学习求艺的黄金时间。小孩子成长有关键期,民间谚语未必理解到这个层面,不过,仅就一般情况而言,青少年也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头脑清晰,又无凡俗事挂碍。不学习,干什么呢?
“百般生意不赚钱,不如挑粪做良田。”
这是句很有智慧的大实话。生意是那么好做的么?钱是那么好赚的么?偏偏当今,极多的人想赚钱,而且是赚大钱。为了赚大钱,别说百般生意,千般万般的事情都去试。尽管,从概率上算,赚大钱的寥寥可数,就是能赚些小钱也并不容易。很多人为此情绪不稳,又是急躁又是焦虑。与其说是有志向,不如说是不愿守本分。农耕社会,最基本的维持生计的手段就是种地,好好挑粪,打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普通的日子也很好。现代社会,仿佛机会无限,无数人蠢蠢欲动,又铩羽而归,再怨天尤人。再或者身在曹营心在汉,并没有去高处,却已经没有耐心经营眼前的日子了,得过且过,结果高处终不可及,身边事也马马虎虎。这样的话,还不如一开始,就别好高骛远,看看自己的实际,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把普通的工作做明白,把现下自己的角色担当好。麻烦的是,明明现在的社会需要更多人种田,大家却都偏偏想离开田地,不想当农夫。自问一句,你真得有其他的才干么?
“锅头饭好吃,过头话难说。”
还听过一句,“满饭好吃,满话难咽。”都是讲说话的道理。中国人,自古及今,都讲究诺言的兑现问题。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说了,就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满话,意味着没有余地。若轻言践诺,也就失去了别人的信任。过头话也不能说,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容易失了分寸尺度,说些过头话。过头话易伤人心,过后就是后悔,话也收不回来了。所以,说话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要把话说满,也不要说过头的情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