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有情物,岁月为无尽藏。在白竹村的驻村生活已快满一年,一年春夏秋冬的四季轮换,是我成长与蜕变的见证,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我锻炼了能力,磨炼了意志,锤炼了品格,是收获颇丰的宝贵印记。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初秋,与君初识,我怀揣着兴奋亦忐忑的心情来到白竹村,成为一名驻村选调生。崎岖的山路、不太会讲的方言,我跟在村干部们的身后,开启了我的驻村生活。离开了“象牙塔”,来到基层工作,初显笨拙的我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涨了许多见识。有的孩童一年到头只能见到父母一次,也有母亲独自一人养育小孩其奖状铺满了墙面,有脱贫户努力奋斗摆脱自身贫困还成为了致富带头人......在下村入户走访的过程中,一幅真实的农村生活画卷展现在我的面前。村支书何书记和我说:“农村工作是急不来的,你要了解基本的情况,更要学会和村民打交道。”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寒冬,磨练初心,经历了严寒考验,红梅方能屹立枝头散发花香,在基层工作也是如此,多碰壁、遭挫折才能成长。工作之初,自认为对基层熟悉的我准备开始“大干一场”,由于缺乏与村民打交道的经验,往往只能照本宣科,显得有些生硬尴尬,几次活动下来,些许有点挫败感。我想起村支书的话:要学会和村民打交道。在一次“百千万工程”宣传活动中,我与村委会商量,买了些小礼品发放给村民,用有奖问答的形式激发村民参与活动的热情,宣传效果果然好了许多。作为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有许多知识和技能需要学习,面临考验,只有以“甘当小学生”的姿态多听多看多学,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次“烫手的山芋”,知难而进、勇往直前,才能给村民、组织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阳春,万物复苏,蕴藏希望,我也乘着干事的春风,干字当头,快干多干。在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村委抓紧植树黄金期,我同村干部一同摸清村内“四旁”“五边”等适合绿化的区域,种植各类绿植1800余株。梅雨时节,我跟着村干部们一起开展防汛工作,下村入户提醒居民注意防汛了解村民房屋受灾情况。在一次雷雨天气过后,有一户脱贫户的房顶出现了损坏,我和村支书第一时间前往查看,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仅用三小时便将房顶修复好,事后还帮助其利用住房保险为此次维修进行理赔,减轻了脱贫户的负担。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作为选调生,要时刻牢记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常问自己当公务员是干什么的、是为了谁的、是怎样做的,要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当作自己的“头号”任务去做。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盛夏,挥洒汗水,我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真干实干中坚守干事创业的为民初心。在白竹五组“美丽庭院”的建设过程中,我利用专业知识,帮助村委确定了选址和建设风格,并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支持,成功为村民们添加了一处休闲乘凉的好去处;儿童节时,我策划并组织了“画出我的最美家乡”绘画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发挥创造力的平台,增强小朋友们对家乡的情感;在得知村里老人想拍老人照但苦于镇上没有照相馆后,我利用选调生经费,为他们免费拍摄照片并赠送相框。稻花香里说丰年,农户们在田野里迎来丰收,我也在村民们一声声“小王干部真不错”“谢谢小王同志”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长果实,从一个只能跟在村干部尾巴后头的“小书生”,慢慢成长为能够轻而易举的和村民拉家常、能够独立组织活动的“土干部”了。
理论,在书本上;实践,在田地间。选调生,在广阔的基层大地大有可为。展望未来的“春夏秋冬”,我会不忘初心使命,继续用脚步丈量这片沃土,与白竹村一同续写我的驻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