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样子哨镇人民政府选调生王世龙
“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帮助自己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帮助家乡摆脱贫困。”一句话伴随大学四年,2022年8月,我实现理想,如愿回到家乡样子哨镇,任职小椅山村村书记助理。
倚山湖畔、良田肥沃、机械轰鸣、往来种作......一幅写实中国画混然天成,这是小椅山村一直以来给我的固有印象。如今,再以新身份带着新视角回到小椅山村,其内在之美更使我陶醉其中。悄然间,“实习小王”也要转正了,一年里我通过身份转换、扎根基层,收获颇丰......
走进百家门,阅遍百家事。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让群众满意,让人民幸福,身为基层干部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一年来,我走访了全村135户建档立卡脱贫户,形成“脱贫台账”,记录了每家每户的家庭情况和致贫因素,有针对性的为脱贫户提供帮助。11月份,天气渐冷,我翻阅“脱贫台账”发现于大爷家是两位老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老人身体常年不好,家中缺少劳动力,于是我主动联系老人把过冬的柴火劈了出来,殷大娘激动的说“小王,的亏你了”,一句话透露着乡村“空巢老人”的不易。从修修手机到办办业务,“实习小王”也顺利走进了百家门,与村民的关系也日益增进。
倾听干部声,迈好务实路。初到小椅山村参加工作时,我认为工作只要勤快些、努力些,做好上传下达就不会差,但随着工作的开展,屡屡碰壁,似乎工作的热情都砸在了厚厚的海绵上,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在与老支书的日常交流中我逐渐找到了答案,他告诉我“会干的不如会听的,会学的不如会走的。”老支书的一番话使我茅塞顿开,新入职的我们虽有学习上的长处,却有实践上的短板,想要做好基层工作,就要不断锤炼基层本领,努力成为基层“杂家”,最好的方式好就是读好村干部这本“无字之书”,多倾听、多实践、走好基层这条务实路。正如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勉励“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如今,我成了村干部的“小跟班”,与村干部的“促膝长谈”也成为了工作上的必修课。
大兴调研风,齐谋发展策。谷雨之至,小椅山村的春耕正如火如荼般的开展,村民把一年的希望播种在祖辈生活的田野上。村书记跟我说“我们小椅山村不能仅靠守正,还要坚持创新,不断谋未来、谋发展、谋振兴”。于是我围绕草莓基地、生猪养殖、椅山景色等进行了深入调研,想要以所学,致有所用,依靠现有资源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广绘椅山宏图。通过调研我认为不断增强产业支撑力、汇聚产业合作力或许是我们产业振兴的一条路,在现有草莓基地上打开线上销售,推进旅游采摘,使生猪养殖向纵向深发展,通过用户前期购买猪仔,中期养殖场养殖,后期养殖场宰杀,改变盈利模式。同时,建设旅游载体,促进支点合力,不断融合产业升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攻成是否或许不重要,但绘制“宏图”那一刻,明白了基层“造血”的意义。
少年一贯快马扬帆,道阻且长仍不转弯,即使满是荆棘,也要奔赴心中所爱,新时代的新青年必将肩负时代重任走好乡村振兴的“赶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