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父亲已经28岁了,在过去父亲这样的年龄早该结婚了,可是这婚事一直没着落,结不了婚,最犯愁的无疑是奶奶,四处给托人介绍。
父亲是家里最小的儿子,奶奶也是想了却这一桩心事吧。
父亲的性格偏内向,是个老实纯朴的农村人,对于父亲结婚这件事奶奶急的不行,可父亲好像无所谓,并不为自己的婚事着急,有时间就跟着奶奶在地里忙乎,没去自己主动去找。
这一天,邻居家还真为父亲打听到一个23岁的姑娘,就在另一个镇子上,奶奶知道可高兴坏了,张罗着就要让父亲带点礼去看看,可父亲还是并不当回事,但还是拗不过奶奶,最终还是去了,但是父亲没想到的是,这个去看的姑娘还真成了他相伴一生的人。
11月初,天气冷了起来,对于农村人来说,刚把田里的庄稼收完,村里家家户户都为这丰收的一年感到喜悦,这时也到了父亲去相亲时候了,没收拾没打扮,带着些鸡蛋,提着一只大鹅,总算迈上了去母亲家的路。
母亲家是另一个镇子上的,也是农村人,母亲是家里的大女儿,到了出嫁的年纪,也托人给介绍了几个,去了母亲家,母亲也都没看上,都不了了之,知道又要来一个,也没抱太大希望,就草草打扮画了画眉,扎了个辫子。
过去的交通不便利,父亲是中午才到,一番打问到了母亲家,姥姥一家热情的很,招呼父亲进门,父亲放下手中的礼品,拘谨的很,不敢怎么说话,大致说了来意,之后便是姥姥一问一答,后来听母亲说,姥姥就是当时看上了父亲的老实,才决定把母亲嫁过去。
母亲当时很大胆的看了父亲很久,发现父亲胡子拉碴,穿的衣服也是洗的发白,根本没有看上父亲,草草接触了一下,就让姥姥打发父亲回去了。
可是父亲确实看上了母亲,可能也是后悔自己没收拾打扮,回去以后痛定思痛,刮了胡子,穿的精精神神,第二次去了母亲家。
父亲本来也不丑,收拾一番后,母亲这一看,发现父亲胡子也刮了,头发也理了,穿的也很精神,这才对父亲有了些好感,这次来,算是把婚事给定下来了,我想父亲回家的路上肯定开心了一路。
12月中旬,请了亲戚朋友,父亲和母亲算是把婚事办完了,两家都出了些钱给小两口买了录音机、电风扇、一辆飞鸽牌的自行车,板凳柜子,母亲想要个电视机,可是实在拮据的两家都也出不起这钱,也就没买,就在奶奶院子的另一个屋,父亲母亲有了一个家。
一年后,这个家里有了我,在我记事后,家里有了一个十几寸的彩色电视,不但很小,而且电视总是在晚上才可以看,白天都是雪花,虽然这样,晚上一家人也都很开心的看着电视。
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喜欢上了喝酒,总是喝的很醉,母亲也因为父亲的喝酒和生活的琐事不停的和父亲争吵,而我却总是无能为力。
有一次吵急了的母亲,收拾行李回了娘家,回了两个月,我哭了好久,后来母亲太想我,又回来了,父亲也是认了错,之后父母还是争吵,甚至也动过手。
我越长越大,到了高中,就回家越来越少,大学,出去工作…… 陆陆续续十多年,每年回两次,回家待不了多久。
上班时候母亲来的电话都是说,和父亲身体都很好,父亲喝酒也没那么凶了,家里的收成也挺好,装修了家,盖了猪棚,用水泥铺了院子,日子越来越好,争吵也越来越少,我很开心,但有时候还是会嫌母亲的唠叨。
父亲总是很少和我交流,父亲有时候喝的很多,会打电话给我,醉言醉语的说很多,我一直不喜欢他喝酒,总是没说几句就挂了电话。
不久我辞了工作,回到了家,想清楚了一些事,也想留在他们身边,好照顾他们一些,不让他们太辛苦,回来发现他们老两口真的不在争吵,更多的只是对互相的关心。
可见上世纪我们父母的那一代人,是多么平淡的在一起,坚守了二三十年,甚至更长久的岁月,中国有多少这样的家庭,不计其数,比起现在离婚率日益增加,我更羡慕他们的爱情,纯朴,真实,不参杂金钱利益,更羡慕他们的感情在风吹雨打、磕磕碰碰中互相包容了对方。
究其一生,无论对错,父母的爱情,才是演绎平淡的日子就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