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早上一醒来就收到了一条微信消息。
把现在的头像换掉哈,我不喜欢。
发送消息的人是我一个背井离乡的表姐,一年也说不上几句话,难得主动在微信上找我,就给我发了这么一句。
当时我心里就揶揄,我又没让你喜欢呀,怎么都感觉这位表姐管的有些宽了吧。
于是回复一个笑脸,哦,不需要你喜不喜欢。
大概是我这样拽拽的态度与别的亲戚口中评说的乖巧大相径庭,表姐又回复了一句,妹儿,心态要调好哟。
我也懒得再与她理论什么,回复这不挺好的嘛。你喜欢不喜欢,那是你需要接受的事情。我用不用,那不是我自己的事情?
事情虽小,却让我看到了不管哪个年龄阶段,总有那么一些人摸不清自己的边界感。
如果是走在大街上,你要是看不惯别人穿的衣服,是不是也得冲上前去对别人说一句,你穿的这身衣服我不喜欢,你给换了。
这不是无理取闹吗?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闲人,带着满腔的热情与满怀的爱,迫不及待地想要冲到别人的生活中去,为他人排忧解难,让他人的生活焕然一新。然而改变的标准却是要依照他们的要求行事,满足他们的癖好,全然不顾当事人自己的感受,这样做合理吗?
你可以为他人提出合理的建议,但是这个建议请建立在客观的角度上,而非是自己主观喜欢不喜欢,看不看得惯。并且这个建议别人采纳不采纳,那是别人的事情,就像别人没胶带封住你的嘴不让你说,你享有自己说话的权利,别人也有自我抉择的权利。
要是谁都摆出一副绝对以自我为中心的姿态,我不喜欢你的什么,你就必须得给我改掉,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早就打起来了。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除了自己之外的每个人都是别人。不管是父母,伴侣,还是孩子,这些最亲密的人彼此之间都还需要空间,彼此之间都需要各自有边界感。当一个人过多的干涉最亲密的人的事情,都还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更何况是对待外人。
没有谁一定要满足他人的愿望,也没有谁能够让全世界都围着自己转。要真有那么多的闲心,还是用来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好。别人的生活,真的不用你太过操心,你也无权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