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闹市有序地铺开。针头线脑、补补粘粘的小手艺者,蛰伏了两月,又开始在固定的地方闪现了。
春日是一年中最舒服的日子,那些乍看不起眼的摊点,似乎不为挣那三核桃两枣,像是朋友见面问安交流的据点。
茶叶娘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每日早早占据着街角,一辆小推车带货,卖不卖春茶不知道,小竹椅一坐,神清气定地纳鞋底。
花娘、果娘、鱼娘、肉娘、衣娘、药娘都扎堆在街角开铺。酒娘最近,俩人气味相投,每日相见有问有答。
“鸡蛋多钱啊”,一身利落的茶叶娘扯着针线,潲那大兜小兜的酒娘。
“赶紧去,3.18/斤”,酒娘热心,在高粱铺货架上堆挤大兜小袋,“孩子嘴馋得不行,这不……菜姐也来了”。
“鱼妹在不?”隔壁的果娘伸头,像是情况紧急,“肉娘招呼三缺一,来战?”
“衣娘吆喝新上货了,一起扫货啊”,酒娘急匆匆不忘立约,一扭一扭推着果娘。
荧光绿直面而来,溜溜达达老相识。交警值班,茶叶娘是纹丝不动。眼皮一抬一落,似乎余光扫到了嫌疑的执法车,“执法来了”,菜娘嗷嗷,捣一把茶叶娘,俩人麻利滴收摊,拽起就走,“等等,等等,我们观战”。
二十多分后,茶叶娘又溜溜达达回据点,左右四顾,安心地纳鞋底。一边上新添了卖草莓的两筐,菜娘也出动了,一条路,人流如织。
人们很熟悉这的一亩三分地,顺路或是特意走过,都不忘看看,提茶装菜盛草莓的……有肉有鱼还有酒,修鞋不忘捎点洁厕灵。
呼呼噜噜前后热闹两三点儿,该散的散,该闲的闲,菜娘打烊,果娘多串鱼娘“扫货去不?”铺子照常,日子过得不要太开心吧。
衣娘挑着米皮呼噜还不忘招呼,“自己挑啊,别客气,这一排是新货”。
不一样的日子,小铺子女人,活得很滋润。转角街边的日子不是你想的那样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