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力 ——“ 中国录像艺术之父”,是中国最早的录像专家。他出生于浙江杭州,目前为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的主任与副教授,在录像领域里从事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培力在中国当代艺术圈已十分活跃。他与耿建翌等艺术家在杭州组建强调艺术体验的“池社”,在杭州筹办“八五新空间展”,就像当时所有热血澎湃的艺术青年一样,他也积极尝试用绘画、以外的装置、行为等多种手段发表艺术宣言。《美术译丛》恰时刊登出介绍“影像艺术之父”白南准的文章,这让正在探索艺术形式的张培力最独辟蹊径。
1988年,《30×30》这部沉闷而单调的录像作品在张培力手中诞生了。它长达三个小时。画面中,张培力耐心地把一面镜子摔碎、粘合再摔碎。刺耳的镜子破碎声,摔碎与粘合的手部特写无休无止,考验观众的好奇心和忍耐力。作品一出来就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其镜头运用等技术不够专业,而有人却表示这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语言。尽管许多评论家至今仍不认为《30×30》是精确意义上的“录像艺术”,但张培力个人坚持这件作品已经与当时用录像记录行为艺术的做法区别开来。《30×30》从一开始考虑就没有镜头切换,”他说,“这并非是想追求录像语言,而是想制造视觉上的疲惫感,影像语言上的无意义。”
1991年,张培力带来了他第二部录像作品《卫字3号》 ,这也是录像艺术在中国首次进行公开展示。在影片的最后,男子读报纸上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宣传文章。联系起当时全国大搞卫生城市评比的时代背景,用政府公文格式讽喻性命名的《卫字3号》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射感。
《作业一号》、《儿童乐园》、《水·辞海标准版》、《相关的节拍》等作品在这一时期相继推出,也奠定了他在当代录像艺术领域的地位。
“艺术往往是对不可言说的言说。今天的艺术家,面对作品、使命时,越来越无能了。他们无法判断,选择材料、选择题材的意义在哪里。我喜欢别人看到我的作品,也许不知道我是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却会评价说'作品中流露出的是中国的经验,而不是西方的’。 近二十年,张培力的作品在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第3届亚大当代艺术三年展,第11届悉尼双年展、第4届里昂双年展、第4届光州双年展等多处展出,直观表现中国艺术家的思想与态度,让外国直观感受到真正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