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小六。
作者说,我们读完书,就去娱乐了,那所记忆的部分就很少。读完书之后我们想想有多少是可以说出来的,读书笔记就是加深所学记忆。我今天学到了什么呢?
读书要注意以下7点:
1留意大脑的喜好
这部分的内容是让我们的大脑能控制我们的大脑。我们每个人都有三个脑,它包括最原始的爬虫脑,进化后的哺乳脑,还有最年轻的皮质层。了解大脑的喜好,就是用我们的皮质层控制好爬虫脑和哺乳脑。
我们的大脑喜欢简洁,喜欢图像化,喜欢结构化,喜欢奖励自己(大脑也是一个娇气的宝宝,总是觉得自己很辛苦,付出了很多,需要奖励和安抚,才能继续工作)。
了解我们的大脑喜好,掌控好我们的大脑决策,做正确的事情。
2关注精力
不论什么时间阅读,选择精力充沛的时间,不要疲劳阅读。促进睡眠除外,读累了就睡了。
彭小六的阅读时间是早上6:30,直播之前半个小时,直播之后半个小时。中午抽空半个小时,下午抽空半个小时,晚上临睡前半个小时。每天的阅读时间是2.5个小时。这个时间计划给我的感觉就是普通人无论有多忙,其实按照这个时间安排也是可以完成一天2.5小时的阅读的。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鼓励,鼓励让我能够把平常的碎片化时间整体化,进行有效有意义的阅读。
3关注注意力
这一点和下一点的专注力有点容易搞混。其实这个注意力是指的我们对阅读内容的捕捉能力。到底哪些是重点?对我们有用,需要我们强加记忆的?哪些又是可以一带而过的?作者让我们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去寻找书中的重点,这就是我们的注意力。
以前我读书时从来不会看书的目录部分。现在我看书都会强化自己对目录的了解和刻意的记忆。因为这就是作者提炼出来的结构性,它有助于我们对这本书的框架系统进行构建,进而打造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带着要解决的问题阅读,或了解作者的结构性,就可以提高阅读的注意力。
4关注专注力
五种时间的,作者王潇说,如果我的手边有手机的话,我是不可能写出这本书的。看到这里我哑然失笑。无论是谁都有专注力不够的困惑。
本书作者在这里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一用运动和冥想来锻炼自己的专注力,二是用番茄钟25分钟专注的办法来提高自己的专注力。
5阅读完怎么才能记住呢?
方法就是重复记忆和
教给别人。
重复的提取和存储,才能加深记忆。比如一本好书要阅读三遍才能记得住。
每天庄子学习,其实也是永远在讲一个主题,用大我主宰自己。我们每天都在反思大我是什么?小我在哪里。
我每天做主持人,都在不挺提取和存储。在加深记忆。
另外,践行,把知识化成行动,是有效果的学习。知行合一。
6从自己看得懂的书籍开始阅读。
阅读的本质是用自己能理解的程度学习,用自己的理解深度去探索未知。
如果太深奥,会让大脑袋简单化喜好被压迫,导致阅读厌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阅读。
7养成阅读习惯
作者的阅读习惯,就是不错的安排,没有大块时间,都是碎片时间阅读,就有了相当的阅读量。很好借鉴。
养成阅读习惯很重要,要坚持习惯。我的阅读习惯一旦中断,就会好久不看书。
这就是今天的阅读笔记,花了30多分钟写。
我第二次看这本书,以前的记忆是没了,阅读理解还有痕迹,标志是读的速度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