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上的楹联课堂——记广东楹联学会会长助理邓伟林老师
文:香山风韵(陈冠强)
邓伟林老师,今年五十出头,广州人,祖籍肇庆(高要)。他是广东楹联学会会长助理,也是肇庆市诗词楹联学会、德庆及广宁诗词楹联学会的顾问。他更是一位联墨双修,德艺双馨的楹联工作者。
邓老师在广东楹联学会专职坐班,为广东省楹联学会推广楹联事业的发展,以及与省内各地方诗联学会密切交流,共同推进楹联相关事业而忘我工作。邓老师上班时间工作安排得满满的,相当的劳累。但是,为了响应广东楹联学会老会长邹继海、会长曾建国等领导提出的“让广东楹联学会书画院以及省内的联友和书画家提升楹联水平,学会创作楹联及提升楹联欣赏水平”发展导向,邓老师硬是把工作之余坐地铁上下班途中那点滴的时间,都利用起来。邓老师家住海珠区,广东楹联学会在荔湾区,每天上下班都需乘地铁。上下班高峰时段,地铁不是坐的,而是挤的。挤拥的地铁车厢竟然成为了邓伟林楹联工作室公益群的课堂,为群里的楹联爱好者们传授楹联和对句方面的知识。在公益群中讲课没有一分钱报酬,也没有任何名利牵扯,完全是无私奉献。在当今,处处讲物质经济的社会里,这种精神更加难能可贵。
邓老师的楹联工作室公益群,是今年2月19日成立的。而建立楹联公益群首批邀请进群的大部分是广东楹联学会书画院里一些不甚懂楹联的书画家,还有原星岩书院楹联群的部分群员,共计三十多人。由于邓老师每天在上下班途中,认真细致地为群员深入浅出讲授不同的楹联知识,深受群员们欢迎和喜爱。经过群员相互介绍以及邓老师自身的影响力,申请入群人员越来越多,省内多个市、区、县诗词楹联学会的负责人、联教老师、楹联爱好者都争相加入,不出百日,群员便迅速发展到近三百人。公益群的影响力不断扩展,学术气氛浓厚,群员凝聚力强,漾起了岭南地区楹联群体讲课和学习的一股新风。
邓老师都在地铁车厢中为联友授课新的楹联知识,分享创作经验,风雨不改。每天,邓老师都会出一上联(出句),让大家接龙,创作下联(对句)。邓老师从作业中会抽取部分优秀的,或有不足的,或有特色的对句去作简要点评,群员在聆听点评中学习楹联知识,受益匪浅。因为群里各人水平有参差,相当一部分联友(包括我本人)对楹联虽然有兴趣,但楹联基础差,对楹联认知少之又少,甚至有的人连平仄、词性、对仗等都分不清,真可谓楹联小白。邓老师的课堂,每每要因材施教,由浅入深,继而循循善诱。遇到有群友提出的问题,邓老师都会和声细雨般去解答,更不厌其烦。
本来上下班高峰时段地铁挤拥,基本没有位置坐。邓老师在站台候车时,手持手机,一边翻看群员们的对句作业一边思考。在候车时,邓老师的点评多用语音发送。在车厢里,为了不妨碍其他乘客,邓老师多把点评写成文字发送。联友们在屏前就如在课堂上,听到邓老师的联教课。联友们十分喜欢邓老师的讲课方式,并积极完成当天的作业。每天一出句,当日就收到学员作业几十甚至近百对句。联友陈先生说每天一边喝早茶一边品味出句,思考对句。每天一对句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因为邓老师每天都要上班工作,所以这些联友作业,不可能全部都点评,只好抽取部分点评。有时晚饭后和临睡前,能挤出一点空余时间,邓老师都会尽量利用起来为大家多评一两副对联。
当发现有上好的作业,邓老师会重点提到作品的字词精彩之处,艺术手法如何运用等;当发现有问题的作业,他会先分析错漏处,再提出建议和指导作者修改。当联友遇到困惑时,他都会耐心地去解答,诲人不倦。就这样,许多学员在他春风化雨般的呵护下,从楹联小白,渐渐掌握了楹联知识,有时还能创作出较为优秀的楹联作品。
记得去年九月上旬,邓伟林老师应邀到德庆县老干局,开展楹联知识公益讲座。学习班有上百位楹联爱好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都很认真地听课并做笔记。邓老师讲课与别不同,少了严肃,多了轻松、幽默。他不是坐着去念书,而是行走着去授课,堂上互动,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我在肇庆有幸参加过多次邓老师的楹联培训班讲座,收获颇丰。他讲课很有技巧,生动形象,答疑解惑,存精华去糟粕,使人有醍醐灌顶,拔云见日的感觉,使我的楹联创作水平亦不断提高。
例如今年6月8日高考之日,邓老师在公益群出句“磨剑十年今试刃”,我的对句为“点晴一笔始成龙”,有幸被评为精品作业,邓老师评说此联“对仗工整且意境高雅”。再如上联出句“窗外疏梅筛月影”,我对的下联“池边瘦柳乱星光”,又被评为精品作业。邓老师说“乱”字用得精彩。其他学员的作业亦很精彩,不胜枚举。
讲一次课很容易,坚持十多年在楹联群讲课的人为数不多的,邓老师就是其中一人。早在流行玩QQ的年代,邓老师就在多个QQ诗联群里做“作业评议官”,每周都为诗词对联作点评和赏读。2018年到2025年2月,邓老师为“星岩书院楹联群”,联友点评同题对联作业和群内比赛作品几百场次。邓老师曾参加中国楹联学会开办的楹联讲师学习班,取得了中国楹联学会颁发的第一批楹联教学资格证书,并被广州开放大学聘任为中华经典文化授课专家。邓老师为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大塘街楹联学习班的长者们讲课和带着他们到广州六榕寺进行现场楹联文化调研活动,相当受欢迎,有媒体还进行了报道。
邓伟林楹联工作室公益群从2025年2月19日开群至今,从没一天间断地为联友点评“每日对句”作业。今年五月和七月里举办了两场群内对句比赛,每次都有近百楹联稿件。邓老师逐一审阅思考,优中选优,选出的优秀作品还写上详细的点评。除了在群中以语音讲课外,他更把文字和图片制作成美篇,让学员作品可以长久保存学习和对外交流。
上下班的路途中,风里来雨里去,本是疲惫。邓老师不惧车厢内的拥挤和嘈杂的声音,只沉浸在楹联的世界里,执着地为传承楹联文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将楹联的知识酿成甜蜜,受惠于联友。地铁里的车厢,就是邓老师的楹联工作室公益课堂。那小小的手机屏幕,仿佛是一面无边的大黑板,连接着邓老师热爱楹联的心和群中几百位群员的心房。他用行动诠释着对楹联的热爱和痴狂。在这平凡的日子里,平凡的上下班路上,邓老师做着不平凡的事。他用心血浇灌联圃,让楹联之花,在地铁的车厢里,在楹联公益群里,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简 介:邓伟林,男,广东省广州市人,祖籍广东(肇庆)高要。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广东楹联学会会长助理。取得中国楹联学会全国首批楹联讲师资格证书。广州开放大学特聘中华经典传统文化授课专家。近年参加多次全国诗词楹联大赛,并获得包括特等,一等,及多项等级奖100多次。已出版诗联专集《联墨百赏》《明诗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