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学习体验》第二章 培训的准备
主要内容
备课八步法:
第一步,列出总体的、详细的需求;第二步,评估你的学员;第三步,确定你的目标;第四步,计划你的开始;第五步,计划你的课程进程;第六步,计划课程的应用;第七步,计划一个课后的活动;第八步,整理教学材料、准备教室环境。
我的理解:
备课分课程设计和培训现场准备两大块,课程设计部分,从who、what、why、how准备:
who:培训干系人
学员是谁,对学员的知识水平(了解、理解、掌握)、学习意愿(囚徒、度假、社交、学习)进行评估,选择符合学员水准的语言(清楚的语言来讲课)
送学员进课堂的人是谁?找到他们的需求点及送学员学员的目的,以获得支持
为培训埋单的人是谁?了解他们期望得到的回报是什么
what:培训目标是什么
希望学员掌握的知识、技能
学员做事的态度
培训发起者和学员的上级如何称量培训成功的标准
why:吸引学员的利益点(为什么要参加培训)
学员学习这个有什么好处?可以如何更快更好更容易地完成工作?收益是什么?能避免什么损失?(感觉书上列出的四个问题好复杂,有点区分不清)简言之就是在开场就要告诉学员,你来参加培训可能的收益
how:课程设计怎么做
1、使用AIDA模型开发培训内容。A开始阶段吸引学员注意力—I阐明观点学员将获得收益调动学员兴趣—D解决问题阶段激发意愿—A总结阶段行动计划
2、用90/20/8的原则设计课程节奏。每一个模块的内容控制在90分钟以内,每20分钟变换一下主题或活动方式,每8分钟调动学员一次
3、使用KFD(知道—感受—应用)原则设计学员互动。KFD可以对应为ORID中的ORD,K对应O,描述事实,学习了什么,知道了什么,F对应R。感受是什么,D就是自己的行动计划,行动改变,学习发生。如请学员记录分享的活动,让学员记录自己觉得会应用的点,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的行动计划;或分享学习收获及课后行动计划
原则:90/20/8;KFD
模型:AIDA
核心观点:
培训的一切准备,最终落脚到学员学了后可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我的体会
培训的原则都是通用的,万变不离其中。归根到底是课程要按需而立,要能解决实际问题,让学员能学以致用,围绕着让学员更快更好的学习来选用教学形式。教学形式不求多,但求适用、有效。
我的应用
根据90/20/8原则重新列出二维课程表
打比方积累06
培训时,台下的学员好像是一台台调频收音机,只能接受到和自己频段相同的信号,而台上讲课的老师就像是在发送信号的天线,要根据前期的准备,发出和台下的学员同频段的信号,才能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