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读经文:一章1--2节,8--9节;五章1--6节。
信息大纲:一、人类的败坏(一至三章):
1、立约者的败坏(一);
2、欺压者的败坏(二);
3、领导者的败坏(三)。
二、上帝的救法(四至六章):
1、透过历史审判(四);
2、透过被膏君王(五:1--6);
3、透过真实信仰(五章7至六章16)。
三、先知的慨叹(七章):
1、选民的悖逆(七:1--6);
2、先知的信心(七:7--10);
3、上帝的应许(七:11--20)。
内容梗概:先知弥迦是受感动对南国犹大和北国以色列说预言,南国和北国是他说预言针对的对象,但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南北两国,也涉及到了全人类。
在本卷书的头三章先知先指责了北国的犯罪已经为自己带来灾祸,同时指出他们的罪也影响到了本来在信仰上就不坚定的南国犹大,使犹大也陷入到背叛当中,面临上帝同样的忿怒。上帝用来审判他们的方法就是兴起外邦人来攻击掳掠他们,使他们“仿佛产难的妇人”(参四:10)。然后,等他们在历史中受完审判以后,上帝再反手收拾外邦人(参四章6--12)。弥迦书一至三章是采用步步递进的方法描述约民的败坏,一章指全民,二章指有权有势的人,三章指作领袖的人。南北两国既然已经从上到下都充满了邪恶和败坏,接下来受到上帝的审判就不稀奇了。
然而,先知在陈述完约民的罪恶之后,紧接着他也提到了以色列人和全人类的盼望。这个盼望就是在四至六章所提到的上帝的旨意并不是要将有罪的人全部处决,而是为一些特定的群体预备了救恩,人可以透过这个救恩得到上帝赐给人的平安。这个救恩就是将来上帝要藉着一位被膏立的君王来建立一个新的国度,施行新的“统治”,使蒙拣选的人从他得到拯救和平安。
但这并不是说因为有这一位救主会出现,上帝就会对以色列人中那些被弃之人的罪视而不见。相反,上帝必然会给那些犯罪违约的人算总账,让他们为自己的罪恶埋单。上帝在真正的约民身上会彰显自己的慈爱,但在那些被弃之人身上却一定会彰显自己的公义。
先知深知道上帝断不以有罪的为无罪,所以他就为同胞的不悔改痛心疾首,甚至在他预言的开头就形容自己“要呼号如野狗,哀鸣如鸵鸟”(参一章8节)。这样形容自己心中悲痛的先知,在整个旧约当中也不太多。但是先知在《弥迦书》的末尾又一次调整自己的视线,宣布自己因着相信上帝的应许仍然充满盼望。他知道上帝是信实的,上帝说过的话不可能落空,所以他虽坐在黑暗中却以上帝作他的光,使他自己由此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平安(参七:8)。
上帝给人预备的救恩,是人获得真正的平安和安慰的唯一根据,谁有份于上帝的救恩谁就可以不畏从上帝来的审判——因为他会得到上帝特别的保守,他已经从受膏者获得了庇护。但是,人有份于上帝的救恩不是自己说了算的,真正有份于救恩者会“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上帝同行(参六:8)。没有行为印证的“信仰”是不能救人的,就像以色列人并没有停止献祭的生活却无法脱离被审判的命运一样,如果人一面以为自己有信仰,却一面横行无忌根本没有行为的见证,他(她)最后的命运还是要灭亡。
我们如果读懂了《弥迦书》,我们也就读懂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平安和真正的信仰,怕只怕有些人一边内心里充满了各种邪恶和败坏,还一边以为自己是属上帝的——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把自己骗得有多惨。
学习了《弥迦书》,我们就应该举目望天,求上帝使我们真正看见我们属于他的凭据,免得在以后明明会遭遇上帝的忿怒,我们自己现在还像无知的犹太人那样自得其乐气定神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