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作者曹雪芹著作的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其涵盖的内容文化,人物刻画,可谓是博大精深,是值得用我们一生去细细研读的。红楼梦中有许许多多刻画的鲜活人物,其中的贾雨村便是众多重要人物之一
贾雨村,姓贾名化;字表时飞;别号雨村;是湖州人士。他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是曹雪芹开篇用来穿针引线的一个关键人物,总结来看,贾雨村的人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穷困潦倒遇贵人
初登场时贾雨村声名不显,葫芦庙寄居的穷儒生,靠卖字为生,钟情甄士隐家丫鬟娇杏,心念娇人两回目,视为红颜知己,月下口占五言律:
未卜三生愿,平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又想到如今拮据处境,怀才不遇感叹道:
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赏月时志存高远,豪情万丈,做诗道: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才情抱负,志气高存,获甄士隐赏识资助赴京赶考,隔日便以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为由远去求取功名。
此时的贾雨村,才华横溢,胸怀大志。也正是那份豪情,才情,得了甄士隐的赏识,自知大恩不言谢,隔日便奔赴志向去了
在登场时,功名已成
偶见娇杏买线,遂得知甄士隐时逢大变,居住在岳父封肃家,独女英莲也找寻不见。便承诺
不妨,我自使番役,务必探访回来。
又娶了娇杏做二房,后正房去世扶正,谢给甄夫人许多礼物,赠封肃百金,同时令其好生养赡,以待寻访女儿下落。
这时的贾雨村,印证了前文的大恩不言谢之意,有情有义,心怀感恩,但也初显弊端,上任一年不到,又从何而来百金赠银呢?
所以三登场,虽然贾雨村才干优长,未免有贪酷受贿之弊,加上恃才傲上,如此被上司寻了空隙参奏
生性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
致使龙颜大怒,即批革职。见革职文书到了,贾雨村本府的官员没有不开心的。
贾雨村虽有惭愧,却也无抱怨,仍然是嘻笑自若。
这时的贾雨村,在人生大落时依然谈笑风生,不曾自暴自弃,也可见下属对其不拥,上司对其不悦的为人处境。
第二阶段
因贬职,在林如海家做了教书先生。
虽处低谷,依然云淡风轻,游览名胜,于酒肆遇冷子兴,听其谈论贾府贾宝玉出生带着玉之奇事,贾雨村抛出正邪两赋论。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
若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治世,劫生世危。
清明灵秀为天地正气,仁者之所承也
残忍乖僻为天地邪气,恶者之所承也
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秉承者比比皆是。
盛世时,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下,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
风荡云摧,一丝半缕误泄出,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邪不容,两不相下。
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上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
两赋论后,又得知都中复员消息,贾雨村心中甚喜,便寻请主家林如海举荐给荣国府贾政,经贾家运作终于得应天府尹一职。
这时的贾雨村,经历了穷困潦倒到功成名就又贬职的大起大落,却也不偏不倚,全无怨色,仍是嬉笑自若,风轻云淡。两赋论也足见其看人待物的原则,无一不透出善恶天定的观点,天地风气正,那么正气者比比皆是,不正,自然乖僻之人比比皆是,正邪兼容之人,不上不下,不优不次,亦正亦邪。
第三阶段
得应天府尹一职,判决葫芦案
事情缘起,小乡绅公子买了丫鬟英莲,让三天后进门,拐子在已经卖出英莲的情况下,在次把英莲卖给薛家薛蟠,小乡绅得知后找薛蟠理论,被薛蟠纵人打死。
于是告到了应天府尹,贾雨村此时听明缘由,下意识便大怒
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
就要马上发签差公人拿薛蟠家人问话时,被门子使眼色示意阻拦。
从门子哪里得知了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也得知了,门子是昔日故人葫芦庙小沙弥,被拐丫鬟便是恩公之独女英莲。
初次为官时的跌落因由历历在目,加上护官符的顾虑,贾雨村总归还是判了糊涂案,在无壮志凌云,胸怀大志,有情有义之德。
依两赋论,贾雨村是亦正亦邪,初时正气多过邪气,后遇上司下属的歪风邪气影响,贾雨村内心所聚邪气多过了正气,致使越走越邪,最后落得枷锁扛的结局,也应证了,此世非是盛世无为,而是劫生危世的事实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