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村小(散文)

记忆中的村小

      文/李晋勇

        师恩难忘,馈赠给我们真善美的人生经验。

        师情冗长,指引了我们前进的航向。

        师爱无疆,充斥着我们最柔软的心房。

        老师,多么亲切的呼唤,师生情,多么难舍的情怀。一年一度的教师节里,无数的祝福与感恩,是人们对薪火相传“为师之道”的肯定,更是对师者甘做“人梯”和“铺路石”的最美褒奖。

        常忆年少漫漫求学路,眼前总出现那一幕幕色彩斑斓的小学生活。那一件件纯真无瑕的童年趣事,那一位位内峻外和的启蒙老师,那一句句深情似海的谆谆教诲,那一段段终生难忘的师生情义。

        老师的人生,虽不像诗词歌赋中喻赞的“春蚕”和“蜡烛”那般悲歌壮烈,但他们绝非这平凡世界里的平庸者。

       长夜孤灯,笔影匆匆,阅卷批文的辛勤劳作中,不失为师者孜孜不倦的严谨;一生清贫,韶华白头,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子里,不忘教授学子飞天的宏梦;桃李芬芳,下自成蹊,喜不自胜的苍老容颜里,难掩奉献者矢志不渝的自豪。

        为学莫重于尊师。尊师重教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时,学生入私塾,须行拜师礼,待沐浴更衣,设案焚香后,师者端坐堂中正席,弟子九叩圣人尊位,行三叩大礼以敬先生。为师者以德化人,以身执教,务求学业精进,弟子晨诵晚读,经年累月,修身养性,终成启蒙。父母亲把教化子女的大任托付于老师,才有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美誉。可见师者地位之高,责任之重,实让人心生崇敬。

        回忆我那启蒙的村小。干净整洁的校园里,激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萦绕着老师们的袅袅余音。这姹紫嫣红的园里,一朵朵稚嫩的花儿,在园丁的辛勤浇灌下快乐成长;这朗朗书声的纯洁之所,是村人心中最有希望的神秘高地;这降落此间春风化雨的老师们,是村民心中最尊贵的圣者和毋庸置疑的文化人,更是孩子们迈向人生巅峰的第一导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父母,往往把自己毕生未能实现的人生夙愿,寄托于他们的下一代,而把改变下一代命运的重任,拜托给他们所崇拜的师者,这也许就是教师这个职业之所以伟大的现实渊源吧。

        在参观一次乡土摄影作品展上,我在一幅名为《山教》的作品前良久驻足。画面中,唯美的葱茏青山间,靠崖边迎风招展的一面国旗,背后映衬着几间校舍,旗杆旁有一块平滑的青石板,一位清瘦的老教师以石为桌,正辅导着学生。我被这样的场景所感染、所温暖,儿时村小读书的记忆油然复苏。

        同样是一所简陋的村小,熟悉的三间石砌墙瓦房,五月间槐花开的繁盛,浓浓郁香覆满校园,童声喧闹。守望大山几十年的赵老师就坐在古槐下的石凳上,检查我们背诵宋代诗人曾几的诗《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当孩子们出现停顿或错误时,他便用木棍在地上写字提示,音容笑貌间没有一丝责备。无法释怀的清晰往事,今又浮现于眼前,而深爱着我们的赵老师,已离世多年。

        在那教师资源匮乏的年代,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主要以民办教师为主。刚毕业的高中生成了抢手的香饽饽,能有幸分配来一个师范生,绝对凤毛麟角,是村里天大的喜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本村教书的民办老师,家里杂务一大堆,课余操心一下圈里的猪羊,锄上几锄坡梁上的谷苗是常有的事。就是公办的教师,也不会真正脱离农业生产,一来微薄的工资激发不起他们与土地彻底决裂的信心,二来扎根农村的生活现实,迫使这些吃了公家饭的人,不得不在周末或假日扛起锄头,奔向田间挥洒辛勤的汗水。

        那个时代,大部分村小采用的是复式班的教学模式。一间教室里共处着三四十个学生,吱吱嘎嘎的简陋的木板桌旁,参差不齐的兄弟姐妹济济一堂。一行或一列即为一个年级,教师若给三年级的学生授课时,四年级的便开始埋头写起了作业,一二年级就会去院里上自由体育课——玩耍,一班子学生彼此互不干扰,学习境界之高实在让人叹服。老师频频转换施教角色,一会儿教语文,一会儿教数学,一会儿美术、音乐......能文能武的他们,十八般兵器样样使得精通。这样的教学场,教者气定神闲,条理分明;学者热火朝天,手不释卷。常年独守三尺讲台,没有替补的老师,遇上生病,老师只能强忍着病痛的煎熬,一次又一次敲响了上课的铃声。 “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就这样年复一年,校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好些人从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我的村小,就是这样的二人校(就是那种由两个教师来教学的学校)。原先只由一名本村老高小生来教,后来好不容易增补到了一位刚毕业的师范生。记得新老师到校那天,老村长带着村民敲锣打鼓去迎接,并嘱咐大家,以后要轮着管老师饭。

        管老师饭是件隆重的事情,特别是那些一年不见荤腥的穷人家,也要变着花样来改善生活,生怕慢待了老师。平日不舍得吃攒下来准备换油盐的鸡蛋,慷慨地炒上满满一大盘,实在寻不到猪肉的人家,生蛋鸡也要狠心的杀上一只。炕上的漆布一上午擦了一遍又一遍,不让掉上一根头发丝,而来的新老师却不好意思上炕,被拉扯了好一阵,才勉强坐在了炕沿边上。

        男人一改往日的脾性,不再大声喝斥老婆子女,文明谦逊地陪着老师吃饭,女人也不再絮叨院里的鸡鸭,一个劲的往老师碗里夹肉菜。这时候,平时最调皮的孩子变得腼腆了,没等老师到来,早盛了饭,端上碗,跑到街畔上吃去了。老师的到来,让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变得温文而雅,展现出一种不同往日的和谐家风。席间,农民父母与老师谈论最多的是孩子在校的学习与表现,这是与文化人在交流,话语中极少有他们所熟悉的那些与庄稼和牲口交流时才惯用的语言。

        现在的农村小学,尽管都重建了崭新的校舍,但基本上已是人去室空。前年春节,村里发小们组织了一次聚会,大家谈起童趣犹新的小学生活,激情之余,寻访旧日校园。但见到荒草满地的校园里,空寂中只有蝉鸣鸟叫,大家贴近破碎的玻璃窗洞向教室探望,一股股凄冷的潮霉味,扑面而来直入鼻息,教室里黑洞洞的,灰尘堆积,空空落落。目光之余,唯独黑板上依旧残留着几行模糊的粉笔字,勾引着人们童稚的思念。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口的迁徙,许多农村如今已变成了老人村、空壳村。孩子也随务工的父母进了城,上了城里的学校。没有了可教的学生,农村小学成为了无生校,有的老师被束之高阁,有的老师被流转到了城里学校,有的老师则改行做了别的营生。寒暑易节,无人看管的村校,破败成了村里一处普通的院落,每当村人走过他们的村小时,再也听不到里面上课的铃声和朗朗的读书声,那种感伤仿佛是一位基督徒再也找不到朝拜的教堂,总会失望的叹叹气,遗憾地说:多好的一座学校。

        农村孩子进城了,农村教师离村了,农村校园荒弃了,我们会慢慢习惯这些必然的失落。这是一个文明时代的变迁,当我们思考整体民族教育时,会发现这仅仅是教育在场所上发生了改变,而国民教育本质上的精髓依然没有荒弃,反而能享受良好教育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多。千百年来,人民渴望享受良好教育的心情没有变,全民尊师重教的思维没有变,变得反而更加强烈了。我相信教育这棵长青树的生命力将会随着国家的发展强大,变得更加旺盛,更加生机勃勃,更加枝繁叶茂。

        在不断扩展的城市,一座又一座新建成学校的教室里,虽然大部分的学生已不再能记起自己父母所在村子的名字,感受父母在村小学习的情怀,他们俨然成为了所在城市的一代新人。将来这出生在城市的一代又一代人,必然彻底脱离了乡土,消失了乡村观念。他们难以感知到父辈身上特有的那种乡土气息,更无法理解所谓的乡土思维。热闹而繁忙的城市生活,让人们开始慢慢遗忘了往日的农村生活,而那曾经神圣到令人炫目得村小,也就这样悄无生息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正碾压着黯晦消沉的乡村往事。岁月悠悠,乡愁浓浓挥洒不去,我们唯愿教育的后继者们,不管时境如何变迁,永远能秉承先辈的教育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优良的师德师风,践行师者这份职业之伟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921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63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9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3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33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4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9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67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0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9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24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8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08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7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啊——豆腐——”“豆——腐啊——” 这是奶奶小时候听得最多的声音。 奶奶娘家开了一间远近闻名的豆腐作坊,她的父亲...
    刘彩云阅读 1,099评论 15 25
  • 豆腐,取豆之精华熬点之物,口感嫩滑营养丰富是餐桌上的美味。地分南北,豆腐也分南北。南豆腐用石膏点制,瓷白水...
    魅力太行山阅读 2,234评论 5 4
  • 豆腐白嫩清腻、营养丰富、价格公道,老少皆宜,是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按我们家乡习俗,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
    小桥流水人家413阅读 624评论 3 4
  • 豆腐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但是全国各地的豆腐做法和口味各不相同。走过很多地方,我觉得最美味的还是故乡的豆腐。 我出...
    虹之玉tt阅读 1,181评论 19 22
  • 当初,南齐皇帝萧宝卷的弟弟、南徐州刺史和兖州刺史、江夏王萧宝玄娶的是徐孝嗣的女儿为妃子,徐孝嗣被诛杀之后,萧宝卷诏...
    寒七琪阅读 47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