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开始不停的抱怨一些东西或一些事情不好的时候,多半是这件事和这个东西不是他/她原来预想的样子,或与他/她已知的样子不同。说到底,是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新现象的改变,不舒适了,但却没有意识到或意识到也不承认,却还一定要说这个新的什么东西不好,有这不好那不好,所有的逻辑都用在了证明这个东西或现象如何的不合理。这种现象多发于中年或老年。而改变这个事情的方法,可以通过学习,掌握新事物,了解原因,掌握来龙去脉来解决。老人很倔,但做为子女要培养。在这里,拿我对我妈的培养举个例子。我在很久以前就发现,我妈是个很强势,又极善于说服他人的人,关键是在她身边的亲人朋友里,她的智慧还算是好的,也很善于急中生智,这就很麻烦,因为这样的老人不好改变,通常要很久,因为她对自己的认知和慧根及各种经验,很自信。我从几年前开始认识到她已经有些刚愎自用了(虽然这个词用在自己妈妈身上不妥,但是这是事实),听不进去外界的负面语言,爱找到她不熟悉事物的不合理之处, 对于我的意见,向来是你是我孩子我养你长大,你还不是我教出来的,就是在她眼里就没想过,有没有可能青出蓝是不是可能会胜于蓝,会不会自己有些想法是没有经过验证的,会不会自己可能是错的。我对她的培养从那个时候开始,在我看来我在跟她说这个世界上新事物新思想的真实的样子,但她的理解是孩子越来越不懂事了,知道顶嘴了。并且这样认为到现在。不过,今天早晨我终于见到一点成效了。事情是这样子的,老太太爱听收音机,我给买过几个都因操作不当弄坏了,每个都是:这啥东西,怎么一碰就坏了,我就这样这样它一下,啥质量啊,现在的东西都是不行,以前的东西就怎么怎么样balabalabala....今天早晨也是如此,我五点起来,她气冲冲的出屋,啥收音机啊,不如以前那种拧着调台的,就碰一下这个键子,就啥也没有了,我这早晨想听的节目都是连续的,这破玩意真不行,啥玩意啊...... 到这里,她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没有因果逻辑,是你碰了不该碰的,导致不正常,为什么要怪收音机。第二,既然弄乱了,调回去就好了。但是,方法,之前我要教她,她每次的理由是当时她有别的事情,让我给调,我知道普通的人们都有些不爱问人,哪怕对子女,好像不想让人觉得她不会什么,所以,考虑到这层不想不耻下问的心理,我还用大字写过文字操作,她偷偷看了,但没有完全操作正确,一些类似于“长按”的说明,不考虑“长”这个约束条件, 只“按”,等等这类不严谨操作,导致跟不会也没什么区别。 最后的解决办法是,在我的毫不留情的指出上面她的两个问题的情况下,并告诉她,好几次你都是说是机器有问题,你没有想过,怎么你用的机器都是有问题的,难道坏的都发到你这里了?然后,我便好好态度的主动说,这个机器有它自己的操作方法,你得知道才能不老出状况。于是,沉默了,便意味着,她决定要学习了。虽然这过程中还存在她自以为是的部分,潜意识里还在想证明自己操作没有问题的,还是东西有问题。但是都被我无情地直白地驳回了。然后用事实的正确操作,告诉她,机器没问题,操作也不难,只是你没有去想学习它而已。结果当然是嗨批的,我的妈妈学会了如何操作。但这样的结果,要好多年的积累,和无数次的反驳她指出她的问题,还要碰到一下像今天早晨一样的她不得不学的情况,才能把这么久说她的那些理论跟实际操作联系起来,慢慢的让她从老年的那种常见的落后心态,调整过来。大家不要说我说话太不考虑老人感受了。每家老人是不一样的,有些老人,对自己自信到一定程度,你不用直白甚至激烈的言辞,她都听不进去一点点的。有同款老人的人应该是懂的。平时的关心不会少,但涉及到胡搅蛮缠的情况,不讲理的情况,涉及她日后老年生活快乐的事,我不会陪着笑,就那么过去的我从发现我妈这样开始,我就担心未来她会因此而有很多不开心,因为时代是发展的,拒绝接受学习新的和不可逆的变化时,如果与大是大非无关只是一些进步的技术而已,要无条件的接受,去学习,会了,再去决定要不去喜欢。有了这种思想,一个人才不至于肉眼可见的落后。意识到这些后,我自己也产生了变化,我想带着我妈也要变化,我妈太难改变了,但我一直没停止改变她。我想正是因为这么久的不停的看似反驳顶嘴,终于在六十多岁时,有了一点点改变。我就是希望我的妈妈不要不小心就变的老顽固,有一种孝顺,在我看来是要让老人知道如何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在老年时期的时候,与健康有关的事情,在一些容易让自己来气的一些事情上,能平和客观的做出决定,毕竟,就像她们对我们小时候的教育一样,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