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妹妹大10岁。
作为姐姐,我自然要对妹妹的学习负一些责任。
但是这个过程并不顺利。
妹妹读小学时,我读大学。
有一件事情,一直印象很深。
一年暑假,晚上我在院子里教她读英语,她读的不好,我有些生气,她就把书扔的很远。
母亲看到了,哈哈大笑。
到了初中,她因为不喜欢自己的英语老师,英语成绩一落千丈,我们经常为了英语闹得不欢而散。
到了高中,她的英语依然是弱科,想了很多的办法,给她买了很多的英语学习方法书、辅导书、词汇书…可都不见起色。
幸而,她高三的班主任是英语老师,多亏班主任教学有方,后来她的英语就神奇般的慢慢好起来,虽然不是多么好,但成绩也不再那么难看。
以妹妹高一高二的成绩来看,考大学不是很有希望。
但高三时她成绩稳步上前,最后竟然考了一个我们都非常满意的分数,被一所我们觉得不错的大学录取。
今年暑假我带女儿回老家。她已经被大学录取,我对她的学习也没什么要求了,彼此相安无事。
毕竟高考已经结束,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放松一下,是很正常的事情。
看她每天疯狂地追电视剧,就向她推荐了一个背单词的软件,随口说,要是觉得无聊,可以提前准备大学的四六级英语考试。
另外,我还给她带回来一些我看过的,觉得还不错的书,买书时也让她挑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
后来,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她竟然早起背单词,还经常看书做笔记。
我说,这是什么节奏啊,你怎么变得这么上进啊?
她说这都姐你给我的榜样啊!
啊?
我因为今年给自己定了读一百本书的目标,所以一有空闲就拿出书来读,可能我经常读书的行为,慢慢地影响到了她。
她接着说,上高中时都没这么努力学英语,要是早这么学,肯定能考得更好…
妹妹这么说,我当然无比开心,也深深体会到了身教胜过言传。
想起前一段时间,看了一篇介绍吴军的文章。
文中提到,吴军觉得他们兄弟俩和很多同学拉开差距的原因,在于他俩大学毕业之后一直保持着学习新东西的习惯,而他的很多同学毕业之后,便不再学习。
而他们兄弟俩之所以能保持这种学习的习惯,和他父母的言传身教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的父亲晚上从不应酬,每天晚上都学习,他的母亲80多岁了,还保持着每天学习的习惯。
这也许就是他俩教育成功的关键秘诀。
我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大学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我突然意识到,也许我能给我的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自己保持着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样自然而然就会影响到他们。
而一个终身学习的人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