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结婚,做了伴娘,出嫁前夕,新娘分了我参加婚宴的宾客名单,央求着帮忙记住些里面的名字,一共35桌人,新娘新郎认识的只有八桌人。她叹着气,皱着眉头,都是父母辈的朋友和伙伴,不认识也拒绝不了。
反正就那么一天。
婚宴当天,跟着新娘,陪着微笑,在三十来桌不熟悉的人间敬酒,看着父母热情地介绍着某某和某某,转而又忘了谁是那个谁。中途可算有了休息的空档,换了敬酒的大红礼服,口里还念念不忘父母提醒很多次的重要人物。
千万不能认错啊。她说。想换舒适的平底鞋,家长在一旁制止,穿着高跟鞋才好看。
反正就那么一天。
长辈有着起哄的爱好,可惜夫妻两人腼腆又内向,挡不了的酒一杯接一杯,面面相觑,又不好意思。末了在主桌休息,满脸疲惫。新娘终于可以换上平底鞋,后跟红红的已然磨了好几个泡。
高朋满座,宴声高呼,满堂喝彩,这是一场完美的婚礼,可惜不是想象中的婚礼。
反正就那么一天。
像被牵着线的木偶,按着父母的剧本演着她们喜欢的戏剧,镁光灯下,站在台上的人不像是新人,像是秀导指挥下走秀的模特,可惜人生的路不是那么十几米的台,也不需要这么多的看客。
我们好累。她说。
一周后,新娘约着下午茶,回顾着婚宴,讲着老公抱着马桶睡了一个晚上,喝下的酒到现在胃还不舒服,连着喝了几天稀饭,蜜月都要延期了。
哎,当初就不应该按着她们说的方式办酒。
七八至亲好友,小小的草坪和没有雾霾的蓝天,户外自助餐,饮料畅饮,烧烤野炊,有着亲人的见证许下真挚的誓言,彼此终生恩爱到老,如此自由和谐又值得纪念。
可惜过不了父母一关,
子女终身大事,父母面子工程。
“我们的收入没法在这个五星级的饭店办酒席,请不了那么多客人,吃不了那么多鲍参翅肚,买不了那么多昂贵的伴手礼,但是父母全部给搞定了。”
母亲拿着存折簿,满足又期待地拉着女儿去银行取钱,
“这是你的嫁妆,我一直存着呢。”
女儿无言以对,可以不办酒吗,我们出去旅行结婚?这句话始终说不出口,甚至连办一场小规模的酒都说不出口。
工薪家庭,独生子女,辛苦拉扯着孩子长大,为了他们的学习风雨无阻送着上下学、补习班,关心着一次次的成绩,担忧着每一次的排名,重要考试比孩子忙,和老师联系比孩子勤,终于等到孩子们名校毕业,喜结连理。
所以,婚礼一定要办的风光。
但是,这是我们的婚礼。
年前连着参加了五场婚礼,两次在一样的饭店一样的厅,熟悉的司仪熟悉的串场词熟悉的游戏环节,甚至连游戏猜的音乐顺序都一样。
不是审美疲劳,只是作为宾客都参加的累了,满脸喜悦的新人,这是属于他们的大日子。琴瑟和鸣、鸳鸯福禄,幸福与否都是两个人的事,再热闹的喜悦也会渐渐归于生活的平淡和长久,有人喜欢热闹的把幸福和全天下分享,有人喜欢只和自己圈子的人分享喜悦,如何办怎么办都是自己的事。
愿嫁给爱情的人们终将沉浸在自己的幸福里,长长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