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和大家就疫苗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结论是:发展疫苗产业对于国内的多数园区并不适合,这个医疗界的贵族产业对于待落地地区的城市能力、相关技术、资源资本、人才及配套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那么一些普适于广大大医药、大医疗园区的产业定位是什么?招商的目标产业又是如何定位的呢?一些把大医药、大医疗产业作为目标招商产业的园区,即使进行目标细化,也多是停留在“医疗器械”、“高端医疗耗材”、“生物技术”、“高端化药”、“中成药”、“小分子药物”等领域,发现问题了吧?方向还是太泛!这也不能说是园区的问题,从园区招商任务和进度要求的角度而言,在一个指定的范围内尽量扩大细分领域的种类是无可厚非的,但从招商质量和产业生态建设的角度来看,效果就不是那么差强人意了。这就是单纯从地方经济和产业建设角度来思考的问题,没有从产业发展客观规律以及行业市场发展规律方面给与充分的考虑。
今天想从一个新的角度和大家聊聊园区的产业招商问题。是否可以探索从某种病灶位置(或器官)或某种大类疾病的角度思考,建立围绕某种病灶位置(或器官)或某种大类疾病的产业生态,包括专项医疗、专项医药、专项检测(含体外检测)、专项的第三方服务(包括CRO、CMO、CDMO等研发及加工)、医药商业及物流,以及专项的第三方投融资等金融机构等。
以上的招商模式是从一个具体的场景化的需求入手,对产业生态进行有层次地网状组织,据了解国内还鲜有对园区的产业体系规划进行“需求场景化”。“需求场景化”的产业体系化招商对园区及企业都会带来哪些优势?我们来逐一分析下:
对园区的优势:
1、容易形成地方品牌,提升地方知名度,形成“一乡一品”的产业升级版。
2、产业集群及产业生态的快速形成。
3、通过某种情景的关联,促进多个细分领域间的产业交流和融合。
对企业的优势:
1、通过地方(或园区)对产业的聚集作用,能够快速找到产业链环节的匹配企业,易于降低成本或业务开展;
2、更容易获得相关的、对口的产业政策支持;
3、更多、更便捷地获得产业发展资讯,以及容易形成行业抱团发展;
说了这么多以“场景化”招商的优势,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场景案例进行说明,更直观地讨论“场景化招商”的可行性。
肿瘤医疗医药产业的场景化招商——
一、抗肿瘤医药及医疗产业的发展的逻辑:
(一)抗肿瘤药物的市场逻辑:
由于经济发展及地区间的医疗可及性逐步缩窄,同时叠加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延续,预计我国肿瘤发病率和肿瘤发病例数仍将持续上升。
抗肿瘤药物虽然在“以价换量”的大趋势下,难以维持较高的单价,但是相比“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病治疗的药物,仍具有一定的价格坚挺空间。
所以抗肿瘤药物的市场份额更多的取决于其市场销量。而市场销量在未来抗肿瘤药物的市场渗透将主要决定于两大核心因素——疗效和支付体系。从2003年开始,国内抗肿瘤用药市场基本保持了快速增长,至2017年抗肿瘤用药市场规模到了1200亿元,复合增长率17%。
通过药物创新和疗效提升以及配套的支付体系(包括基础医保、商业医保合作、慈善机构赠药政策等)建设,使得创新肿瘤药物快速提高渗透率并逐步替代大量的仿制药物,这可能是未来的主要市场变化趋势。
因此在肿瘤发生率的提升和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渗透率继续提高的双重叠加下,配合创新药物对仿制药物的逐步替代,抗肿瘤药物治疗市场的快速增长将有望继续维持。
(二)肿瘤医疗服务市场逻辑:
与需求相比,我国肿瘤医疗服务供给存在较大缺口。一方面,我国肿瘤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增长缓慢。,截至2016年全国共有肿瘤专科医院140家,平均每省仅4家。其中公立医院74家,非公立医院66家。十多年来,我国肿瘤专科医院数量增长缓慢,公立医院从03年的80家减少至17年的74家,非公立医院从25家增长至66家,绝对数量仍然非常低。另一方面,肿瘤科/肿瘤专科医院诊疗人次数增速大于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增速,且差距不断拉大。国内肿瘤医院病床使用率及病床周转次数在所有专科医院中排行前列,体现医疗服务资源利用极为紧张。
政策限制公立肿瘤医疗服务供给未来扩张,未来供需缺口可能有增无减。近两年来多项政策出台要求严控公立医院巨型化趋势,限制三甲医院进一步扩张,鼓励社会办医。因此,预计未来社会办肿瘤服务将为填补市场供需缺口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抗肿瘤产业的细分市场:
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细分包括肿瘤诊断、肿瘤治疗和姑息治疗三个阶段,其市场份额约分别为5%、80%和15%。其中,肿瘤治疗又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和药物治疗三部分,目前由于我国医疗体制和医疗水平的限制,药物治疗仍占据较大份额;但随着我国医改取消药品加成的进展和肿瘤筛查、治疗水平的上升,这三者的市场份额比例会逐步进行调整,预计达到化疗(即药疗)市场30%~40%、手术35%~40%、放疗25%~30%的合理比例。
图1 肿瘤确诊阶段
注:图片信息根据公开信息整理而得
通过以上对抗肿瘤市场(含药物市场及医疗市场)的分析,可以明确抗肿瘤大产业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医疗市场需求未得到满足、缺口很大,药物市场还具备一定的价格空间,并且随着发病率的提升和进入医保支付体系及双重带动,抗肿瘤医疗医药产业还会迎来一波大的发展。
梳理出抗肿瘤大产业的发展逻辑和发展趋势,那么对于园区产业建构建设又该如何设计?
三、园区关于抗肿瘤主题的产业架构的设计探讨
一般园区的产业架构都会分为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两大类,并且尽量保持这两大类产业之间的互动性和关联性,使整个园区的产业体系处于同一个发展状态中。
谈到这里,可能会有做园区的同仁提出疑议:园区的产业方向如果太相近,会不会出现受经济或政策的影响而出现发展风险的问题,如前些年的光伏产业园。在这里我需要强调下:以抗肿瘤大产业为主题,要尊崇两个前提,第一,园区需要事先进行细化研究抗肿瘤大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发展风险,事事都有风险,只是在寻求风险最低化或者说是通过一些可控因素来降低风险。第二,结合当地现有的产业资源,来明确是否发展抗肿瘤主题产业,并且明析认知适合自身产业链的哪个环节或者聚焦于哪个细分领域。
回归产业架构设计的话题:一般情况而言,根据当地产业资源优势,主导产业设定为具有大额固定投资额的细分领域,是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如药厂、设备(含零部件)及器械生产基地。可根据当地产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化药、原料药、中间体企业等,甚至一些具有抗肿瘤功效中成药即可,先把产业支柱支撑起来,形成产业的“四梁八柱”;
其次,再谈谈辅助产业。一般而言辅助产业的功能一方面是与主导产业形成互动和补充,另一方面是代表地方未来产业升级的前期布局。即使当前是一个发展得较弱势的产业,但它一定是代表地方经济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相对而言科技含量较高的细分领域,重资产投资占比并不大,以科技发展的力量作为引导。如肿瘤早筛(包含器械及试剂耗材的研发及生产)、肿瘤放疗中设备的系统开发和应用,以及扩大到抗肿瘤的大健康管理都可以成为抗肿瘤主题产业生态中的一个亮点。
通过对抗肿瘤主题园区产业架构搭建设计的讨论,我们应该明确的是不管什么主题园区的建设,固定投资都应该是当前重点,但追求科技创新和跟上大势,这是园区产业架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此外,本次讨论的主题是园区的场景化招商,所谓“场景化”就是主题化,设定一个适合的产业主题,围绕这个大主题展开,并进行多种可落地的场景化,落地的多种场景是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及产业资源而定,切记好高骛远,而是实事求是根据现有资源可以快速搭起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才是现实的。
关于抗肿瘤主题情景化招商的路径和步骤,由于篇幅关系,我们在之后文章中会继续讨论,感兴趣可以关注我。
若有医药医疗产业园区发展问题、招商问题,也欢迎给我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