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细雨,沐浴着太平,大明宫景,多少宿命,回首遥望,苍穹下,众世沉浮,无常无情,终我一生,难寻太平……
第一次听到这个旋律时是小学二年级,在电视里看到了陈红饰演的太平公主,一袭红衣,青丝蝉鬓,似仕女图中走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婀娜而多姿,高贵而典雅,骄傲而冷艳,美的不可方物,她的一颦一笑就是我心中最美的大唐女子。
站在历史的门外,窥探历史里的故事,只有史书是历史的见证,它细细咀嚼着腹内翻云覆雨的朝代变更~历史不会遗忘美人,美人也不会被岁月掩埋,纵千年日月相推,太平如她母亲武则天一样被历史刻上了印记。
太平并不是这个高贵的大唐公主的本名,这只是她的道号,寓意美好的两个字并没有为太平的一生带来太平,而她的原名李令月已被历史悄悄收藏,世人只道她是太平公主,拥有着无上光环。她的父亲,母亲,两个哥哥还有侄子都是皇帝,她的一生在爱情死亡的那一刻起,都交付给了权利,一生都在玩弄于政治,她有着母亲武则天一样的野心,却没能像母亲一样呼风唤雨拥有着无上的权利。
太平的第一次婚姻就已经和政治联系在一起了,婆婆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女儿城阳公主,也是她父亲的亲姐姐,但那时还是有爱情的,16岁的她喜欢的就是那张明媚的脸庞啊,薛绍这个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却因哥哥的叛乱受牵入狱,杖一百,饿死狱中。
她的第二次婚姻是为了母亲武则天,为了巩固武家的朝中实力而承担的新使命,她嫁给了母亲伯父的孙子武攸嗣,她一生也在平衡着李武两家的势力。在母亲武则天晚年之时,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垄断朝纲,引起了朝堂上下的不满,李家和武家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此时的太平公主协助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并逼迫武则天让位给太子李显。由于协助诛杀二张兄弟有功,被受封“镇国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为李唐江山还与侄子李隆基策划了一场“唐隆政变”。公元710年,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了唐中宗李显,韦后意欲效法武则天争夺李唐江山。太平公主再一次站了出来,拥护自己的哥哥李旦做了皇帝,在唐隆政变中,太平公主再次立功,被晋封万户。
因为与侄子李隆基的茅盾,两人私下暗暗较劲,最终李隆基稳坐皇位,在政治上失意的太平身边已无权臣扶持,没有了权利,她只是一位年近半百的普通妇人了,一尺白绫终结了她风云迭起的一生。
太平和韦皇后都想像武则天一样成为女皇,充满了野心,但却没有武则天的能力。因为武则天在当皇帝之前已经做了二十八年的皇后和五年的太后,她一生致力于培养官员,从地方到中央,从军队到政府全安排了自己的人手。长安落暮了,红妆时代的美人永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美好寓意的太平,生命最终交付于李家
放不开,那命运钦定的爱情
躲不开,那注定凄艳的荣幸
逃不开,那疲惫过后最终的远行
细雨中离去,再还给天地一世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