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成为作家的方法来提升写作

图片来自网络

彼得·德鲁克说: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读者型和听者型。

无论你是读者型还是听者型,都是为了获取信息,目的是想得到。

基于这样的理论,请允许我发散一下思维,人也可以分为述说型和书写型。述说和书写是为了分享信息,目的是表达。

我们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只不过方式不同而已。可能内向的人,更偏向于用书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而外向的人习惯于通过讲话沟通来分享自己。

我是一个内向的人,喜欢用写作来向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经验以及懂得的道理。

但是作为一个文学底子不够深厚的人,能不能进行写作,要不要坚持写作;该怎样提升写作;怎样去寻找写作素材。这些问题时常困扰着我,使我百般纠结要不要继续写作。




(美) 多萝西娅·布兰德

还好在这个时候我读到了《成为作家》。

这本书讲的是如何成为作家而不是如何写作。换言之它不是讲写作技巧的书,而是帮有志于在写作上有所成长的写作者,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和方法论。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不奢望自己成为作家,又想在写作上有所成长。这本书一定能帮到你。因为它帮我解答了关于写作遇到的问题,找到了将写作进行下去的方法。

到底怎样做到的,又引发了我哪些思考,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这本书解决了我对于写作的认知问题——我到底能不能写作?


关于写作的能力,我潜意识里一直拿当年高考语文成绩不过百来定义自己,我对写作并没有信心,所以经常怀疑自己拿着语句不通顺、结构不严谨的文字,出去会不会很丢人。写的差是自己的问题,耽误别人时间就是你的不对了。

在阅读完本书以后,我认识到能不能写作很多时候并不是别人给你带来障碍,是你内心先进行了自我否定,克服不能写作的心理障碍是开始写作的第一步。

一个人能不能写作,能不能持续的做好写作,不是写作技巧的问题,而是写作者认识上的问题。

如果你希望分享,对写作充满渴望,那就可以开始写作。


第二,这本书解决了我应该怎样提升写作的问题。


当我下定决心以写作的方式分享自己之前,我肯定不能让人去看一个语文成绩不过百的人写的东西,所以我需要提升写作。

正如这个世界上的任何领域,都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才能有深刻的认知。想要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时间的投入是最基础的保障。提升写作同样需要时间的累积。

书中提到两种方式来保障写作的时间。

1、早晨写作

比你习惯的起床时间早起半小时或一小时,不进行任何形式的阅读,开始写作。如果你发现无事可写,你可以写昨夜的梦;前天的活动;真实或虚构的谈话;对意识的检查等内容。渐渐地你会发现能够轻而易举毫不费劲的写到一定字数,并越写越多。

记住:一定要在你没有任何阅读之前进行写作。

2、按时写作

每天固定一个特定时间写作。如果决定十点开始写作,那就十点一过必须写作,不要找任何借口。要时刻警告自己:如果做不到这个练习,那就放弃写作吧。因为你对写作的抗拒大于渴望。

在我坚持了一段时间早晨写作和按时写作后,我开始养成写作的习惯。

其实开始我也不知道写什么,我会按照书中讲的,回忆昨夜的梦,前天的活动,昨天的事情等等,每天一段段的书写。

这个过程我不敢说对我的写作水平有什么影响,但是让我开始对写作不恐惧、不抗拒。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量变终会变成质变。

提升写作的唯一途径就是不停的写,通过量变促成质变。


第三,它解决了我怎样获取写作素材的问题。


作为一个写作初学者,无事可写是必将面对的一大问题,面对大千世界,我时常不知道从何入手,去哪里发现话题,去哪里找寻写作素材。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常常不知道写些什么,那就像作家一样开始读书并尝试重新观察这个世界吧。

1、读书,像作家一样读书

像作家一样读书应该把书读两遍,先粗读一遍,书写一个简短的大纲,做一个总结评价;等到第二遍阅读时,带着批判的眼光认真读那些作者要么写得最好,要么写的最坏的章节。

不论是简书上的作者还是这本书,都在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只有持续的输入才能持续的输出,读书是获取信息,增长见识的有效手段。

我认为交流中的社交沉默,写作时的素材匮乏都是因为脑子里没有东西。

而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往大脑里输送知识的过程。

看到好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转述一遍,夹杂着自己的评论和感受。长期积累下来便会有自己的观点和写作的素材。

2、重新观察世界。

每天给自己设定一段时间,体验用孩子一样“纯真的眼睛”观察世界。观察大街上的陌生人、动物、场景、把看到的景象写成确定的文字。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进行长途奔波,在时间不赶的情况下,我会选择慢一点的车,看着窗外不断消失的树木,城市,再看看周围坐着的人。一个年轻人,我会想他是否和我第一次出门一样,迷茫、恐惧、兴奋。看到中年人,我会想他是做什么工作,有着怎样的收入。我也会联想到自己第一次离家考试的紧张,第一次去大城市时的斗志昂扬。一辆列车会勾起我对过往无限感伤。

如果我将年轻人的穿着打扮,面貌音容,中年人的精神状态等都深入的观察,并记录下来,再讲讲我自己的感受。其实这就是写作的素材。

每一个新鲜的事实都会带来一连串相关的事情,直达你心灵的深处,释放你的感觉和经历,旧日的欢乐,过往的哀愁,储存在你记忆深处的时光,还有你早已遗忘得逸闻趣事。

通过读书与细致地观察,会让你避免陷入单调乏味的状态,激活你的写作,帮你找到写作素材,并再现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四、我明白了写作的重要法门。


通过写作我们能够贡献的,无非是用个人经验,为这个世界带来不同角度的体会。

如果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清楚自己对生活中绝大多数主要问题的真正看法,你就能够写出诚实的,原创性的并且独一无二的故事。要找到自己信念的根基,需要艰苦卓绝的挖掘。

诚实,是原创性写作的重要法门。




读书的目的在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为己所用。

写作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记录知识,整理思路”,让我学会“懂得分享,自我成长”。

本书关于成为作家还有很多讲解,例如作家的气质,双重性格,检查自己的作品,关于模仿等等章节,一切都是为了让成为作家的道路更为通畅。

如果你想成为作家,可以看这本书。

如果你想提升写作,也可以看这本书。因为它可以在写作前帮你树立一个正确的写作观,教你用成为作家的方法提升写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