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是这样的: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这是一段几乎可以适应任何时代的话,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共鸣。
开始看的时候会觉得狄更斯有些无病呻吟,虽然经典却如同一堆废话,没有任何的实质内容。而通篇读完的时候再回顾却忍不住扼腕叹息。
狄更斯是犹豫的,因为他不知道如何解决书里所描述的阶层问题。在他所处的时代,并没有中产阶级的概念,有的只是平民和贵族。
要是他喝巧克力时只有三个人侍候,这种不成体统的场面,就会在他的家徽上沾上深深的污点;如果是两个人侍候,那他就得一命呜呼了。
对于贵族的讽刺,过于追求仪式感和意义,反而忘却了生活的本质
那些在磨盘下(当然不是神话中那种能把老人磨成青年的神磨)可怕地被磨了又磨的标准小民,在角落里瑟瑟发抖,在门廊下踯躅徘徊,从窗口失神张望,在寒风中衣不蔽体地缩成一团。那折磨他们的磨盘,把青年人磨成了老头,把小孩磨得脸老声沉;无论在儿童还是成人的脸上,都深深地刻印着饥饿的旧痕新迹。
对于平民的讽刺。这样犀利的语言几乎贯穿整本书。
狄更斯所描述的大革命前后几乎没有智慧、光明这样的元素,有的只是愚蠢、黑暗和地狱。即使最喜欢的卡顿,前半部出场依然偏于阴郁。
看到了问题却无力解决,这是怎样的绝望。